观察孩子癫痫 当心一些“小动作”
由于大部分癫痫是以身体局部“小动作”为最早表现,而不是传统观念认为的“倒地、抽搐、身体僵直、口吐白沫”等“全身抽风”症状,因而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愣神、眨眼、咂嘴、吞咽……这些看起来持续几秒钟的平常“小动作”,也可能就是“癫痫”的表现。
三岁宝宝爱发呆 检查居然是癫痫
3岁的懂懂(化名)跟小伙伴打完球,正在大口喘气,老师发现她突然愣住了,两眼发直,叫她的名字也没反应,还不停眨眼。这种状态持续了十几秒,懂懂才反应过来,说自己对刚才的事什么都记不得了。妈妈回忆说,懂懂经常有“发呆”表现,本来以为是注意力不集中,想想不放心,经医生诊断,孩子“发呆”竟是癫痫的表现。原来妈妈生懂懂时曾出现难产,这可能导致孩子大脑缺氧、引发神经系统异常。
不少癫痫患者发作时都不“抽风”
相对成年人的癫痫,儿童发病的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像懂懂那样的“发呆”,就是一种“失神癫痫”,大多发生在6岁以下儿童身上,以女孩居多。
不明显的癫痫,表现有很多种,比如有的宝宝会莫名其妙哭或笑;有的会无缘无故地点头、挤眼、转头;有的在平路上走路会突然摔倒;有的吃饭时突然把碗掉到地上;有的做某件事会突然中止,双眼凝视,等等。
形形色色的癫痫表现,“反复性、短暂性、刻板性”是典型特点。不发作时,跟正常孩子没区别。如果孩子出现意识障碍、发呆、发抖、重复性点头、痴笑等怪状,都有可能是癫痫的表现,特别是多次出现相同的、莫名其妙的“小动作”,此时家长不妨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
18岁以下发病多家长送诊别耽误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诱因很多,多数是孩子在围产期时埋下的隐患,占80%左右。母亲在孕期或生产时出现胎儿宫内缺氧、产伤等,胎儿先天发育或先天性代谢异常,颅脑外伤或大脑炎症等,都可能引发孩子的癫痫。
准妈妈们一定要认真进行产前保健,减少妊娠合并症;到正规医院生产并减少难产;避免婴幼儿发生感染性疾病;减少儿童颅脑外伤;积极预防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此外,感染和外伤,如脑膜炎、脑炎,还有车祸等颅脑损伤、脑部肿瘤等,都可能引起癫痫。
75%~80%的癫痫患者都在18岁以下发病。癫痫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加重,反复发作的频率会增高。反复发作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功能,致使学习困难、成绩明显下降,部分患者在青春期可转为大发作,会带来严重的抑郁症。
防治儿童癫痫的5个误区
误区一,得癫痫不能结婚生子。其实,癫痫是一种多因素引发的疾病,除非有家族遗传史,只要注意预防,癫痫患儿长大后并非不能结婚生子。
误区二,治疗急于求成。不少家长希望短期治疗就能除根,永不发作。这种期望本无可厚非,但目前的医学技术不能达到这个要求。
误区三,正规用药会“变傻”。不少人以为,孩子进行药物治疗会“变傻”或“吃坏肝脏”。事实上,尽管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如果不予治疗,就会使病情逐渐加重。
误区四,惊厥就是癫痫。很多父母以为,孩子惊厥发作就是得了癫痫,于是带着孩子到处看病、寻偏方。实际上,据统计,约3.5%的人曾经有过一两次惊厥发作,其中癫痫者仅占0.5%。
误区五,用脑可加重病情。孩子一旦被诊断出患有癫痫,家人感觉从此低人一头,并想方设法为孩子隐瞒病情。有的家长怕孩子上学用脑会促使癫痫发作,就让孩子休学。其实,对于很大一部分癫痫患儿来说,用脑是不会促使癫痫发作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