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留下吧健康网> 皮肤科 > 关于脉管炎

关于脉管炎

时间:2022-06-11 22:18:21 皮肤科 我要投稿

关于脉管炎

1.请问脉管炎是不是一种很难治好的疾病?需要如何治疗呢?
2.如何预防脉管炎?
3.如果有了早期脉管炎的症状该怎么办?通过锻炼可以治止它的漫延吗?
请各位医生回答.谢谢
答复1:
1、病因症状 本病是中小血管的一种进展缓慢的阻塞性病变,病因未明,可能与烟碱中毒和受寒、 受湿及精神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凉、怕冷、有麻木感;足部小腿疼痛、 间歇性跛行或患趾持续性疼痛,尤以夜间为甚;病人平卧,抬高下肢,则足和小腿 即呈苍白色,而低垂下肢则呈青紫色或红色;小腿皮肤干燥、肌肉萎缩、趾甲增厚 或脆裂。坏死期患处发生坏疽,坏疽部位可自行脱落,残留不易愈合的溃疡。本病 特点是疼痛严重、病程迁延,好发于25-45岁的男性。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炎症和继发神经性改变的疾病。主 要发生于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以下肢多见。男多于女,比例约为9:1。 本病病程长、进展缓慢,主要以动脉病变引起局部供血不足为主要表现的末梢血管 疾病。按其发展过程,临床上可分为三期。 局部缺血期。受寒冷或涉冷水之后,自觉足部麻木、发凉和疼痛,并容易疲劳和 有酸胀感,随病情发展,症状逐渐加重,休息时患肢疼痛,抬高时加重,下垂时减 轻;抬高时苍白,下垂时青紫红色。以手指压迫甲床,可见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缓慢, 足背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 营养障碍期。患肢时显麻木、怕冷和疼痛,局部缺血症状更加严重,患肢温度明显 降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小腿肌肉萎。 坏死期。由于长期进行性缺血,以致患肢末端发生溃疡和坏死。 下肢皮肤湿度较正常低2℃时,则表示供血不足。患肢血流图的波形呈现峰值幅度下 降,提示供血不足。作甲皱微循环,能协助诊断。 2、动脉造影,血流变。还有就是在这方面专家的多年的经验,不用花太多的钱就可以确诊。 3、脉管炎的护理 脉管炎病人的护理工作是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引起重视,除按常规分级护理外,还应针对病情做好下述几个方面。 一、精神护理 因剧痛、溃疡或坏疽,长期卧床给病人造成精神上极大负担和痛苦,医务人员一定要有同情心,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们的疾苦,做知心朋友,耐心细致地向他们作必要的解释,消除患者对疾病的种种顾虑,发挥病人的积极性,取得病人密切合作,使之自觉遵守院规,接受各种治疗。 二、饮食护理 一般患者给予普通饮食,消化功能不良者,可酌情给半流食、流食。对Ⅲ期患者应增加蛋白质与维生素食物,禁食生冷、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 三、严格戒烟 采用说服与强制相结合。 四、鼓励病人适当活动 防止关节挛缩和褥疮:适当的活动,有利于侧支循环建立,防止肌肉萎缩,恢复机体生理功能。因而除有较重溃烂或坏疽、剧痛者外,均应鼓励他们早离床活动,采用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延长活动时间的方法,以患者不感到劳累为原则。开始以散步方式为宜,一定时间后,再适当加快速度,延长时间。Ⅲ期患者常因剧烈疼痛及肢体坏疽而长期抱足静坐,久之可导 致膝、踝关节挛缩僵硬、骨突起部位持受压而发生褥疮。因此应协助患者经常活动肢体,改变体位,用化石粉或酒精揉擦、红外线照射受压部位,以防关节挛缩和褥疮发生。 五、节制房事 祖国医学提出‘房事过劳,气竭精伤,元气失守,不能御邪’。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前列腺素减少有关,因此要说服病人节制房事。 六、患肢卫生和保护 温度对本病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新陈代谢旺盛,造成组织缺氧,症状加重。寒冷,不但是本病诱因之一,且可加重症状。所以,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本病。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适当调节,但每个病人,因病情不同,对温度的耐力也有一定差异,必须区别对待,无创面者可温水或外用锓洗,破溃者,忌用水洗。冬季应保持温暖。平时注意保护患肢,防止外伤。对有溃疡和坏死的患肢,可用防护架,以免受压。趾[指>甲长了要及时修剪,不可剪的过短或留有角尖,注意修平,对增厚、过硬的趾[指>甲或嵌甲者,用温水泡软后再修剪或以玻璃片将其刮薄,以免压迫趾[指>端组织。 七、创面处理 参照坏死组织处理及换药。 八、中麻的护理 使用中药麻醉治疗脉管炎有一定的价值,但中药麻醉毕竟是一种全身麻醉,易出现意外,不可掉以轻信。现将中药麻醉病人的护理要点分术于后; (一)正确掌握适应症、禁忌症 1,适应症肢体严重缺氧,使用一般镇痛无法控制者或因疼痛不能平卧,长期取坐位,患肢高度水肿者。 2、禁忌症,青光眼、高血压、冠心病、甲亢等病人,严禁使用。急性进展阶段一般也应列为禁忌症。 (二)用药时间一般在晚餐后4小时,晚餐不宜过饱。白天剧痛者则在白天进行,用药前排空二便,对心率超过80次/分者,于治疗前半小时投以心得安20毫克。 (三)中药麻醉时应由专人护理,床头备有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管及必要的急救药,如催醒药品等,防止意外。 用药前测量体温和患肢皮肤温度,中药麻醉过程中每隔1/2---1小时测量一次。 (四)同时要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做好护理记录,以便掌握病人情况。 (五)中药麻醉前取下假牙,保持呼吸通畅,多采用平养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防止舌根后坠。 (六)中药麻醉一般等待自然清醒,必要时于中药麻醉后五小时注射毒扁豆碱0.5毫克催醒,部分病理在清醒前有不同程度的兴奋状态,要注意保护,防止坠床。 (七)中药麻醉后瞳孔多有不同程度散大,视力模糊,应避免强光刺激,必要时可使用0.5---1%匹罗卡品电眼。少数病人中药麻醉后有小便不利、头昏、食欲减退、腹长胀、腹泻等副作用,可予以对症处理,停药后上述现象可逐渐消失。 自疗注意事项 (1)适当休息,患肢应保暖、保洁、保持干燥。 (2)积极治疗足癣,以免加重感染。 (3)忌酒。 (4)以清淡食物为宜,忌辛辣、发物。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阳和丸,每日3次,每次服6克。 (2)活血化瘀片,每日3次,每次服6克。 (3)清血内消丸,每次服6克,每日2次。 (4)抗栓丸,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 2.验方自疗法 (1)丝棉木根120克、牛膝10克、黄酒适量。煎前2味取汁,加入黄酒冲服, 每日1剂。 (2)蒲公英、凤尾竹、马鞭草、四季青各3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3)黄芪、鸡血藤、金银花各30克、当归、玄参各20克、川芎、党参、乳香、 没药、甘草各10克,丹参、肉桂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4)炮附子(先煎60分钟)、茯苓、白芍、白术、生姜、干姜、甘草、桂枝、 党参各20克、黄芪6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3.饮食自疗法 (1)粳米250克、红枣10枚、山药100克,共同煮粥,早晚服用。 (2)鸡蛋1只,黑木耳15克、紫菜10克,煮汤常服。 (3)猪肉120克、红骨蓖麻根60克、王不留行藤根60克、假葡萄根15克, 一起炖服,每日1剂。 (4)猪蹄1只,毛冬青根90克。先将猪蹄洗净与毛冬青根共煮3-4小时,弃 药渣,吃猪蹄喝汤,分3次服完,每日1剂。 4.外治自疗法 (1)三分三、独定子、云南重楼各60克、红花20克、白芷30克、桃仁40 克,共同研成细末,每次取1/4量,用米酒调匀,外敷上巨虚(脐旁2寸)、涌 泉穴(足底前1/3中凹陷处),隔日1次,1月为1疗程。 (2)野牡丹根30-60克、算盘子根60克、浓煎取汁,熏洗患处。 (3)生地、金银花、黄柏、连翘、苍术、败酱草、丹参、赤芍、白茅根各10克, 水煎熏洗患处。 (4)浴用碳酸泉、食盐泉、硫碘泉、酸性泉均可,全身或局部浸浴,每次20分 钟,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