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三届中国控烟与心血管疾病预防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越医心血管病
“吸烟的严重程度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线性正相关。吸烟可以引起内皮功能失调,烟草中的尼古丁损伤血管内皮,降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扩张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同时尼古丁也可以刺激机体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增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轻的患者发生急性冠脉事件。我们研究发现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是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与既往报道结果一致,故积极倡导戒烟是男性预防早发冠心病、年轻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是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宁夫教授在第三届中国控烟与心血管疾病预防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越医心血管病论坛上发表的核心观点。第三届中国控烟与心血管疾病预防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越医心血管病论坛于2012年10月19日~21日金秋时节在“名士之乡”浙江绍兴召开。据本次大会执行主席之一的郭航远教授介绍,会议由中国老年病学会心脑血管病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绍兴市医学会、杭州市医学会主办,中国控烟协会分会协办,由绍兴市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中国控烟协会吸烟与疾病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学术内容涵盖:(1)心血管内科疾病临床研究报告和病例总结;(2)冠心病防治研究;(3)心脏电生理起搏治疗研究;(4)戒烟与心血管疾病;(5)吸烟和控烟典型案例;(6)心血管疾病预防;(7)血脂、血压、血糖防治;(8)心血管疾病综合预防;(9)戒烟门诊经验交流等几个方面。
本次大会的主席、北京人民医院的胡大一教授就我国心脏康复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计划经济时代,心脏康复采用的是苏联模式,即理疗科和疗养院; 1978年召开的广州会议推动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生物-社会综合医学模式转变。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心脏康复迎来了早春二月。发展康复医疗工作面临着四个有利条件:一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日益重视康复医疗服务。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均对发展康复医疗提出要求。2012年3月21日,卫生部首次召开全国康复医疗工作会议,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在会上指出,康复医疗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短板,康复医学的建设和发展要纳入医改的大盘子,人才培养和经济政策是康复医学发展的生命线。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催生康复服务需求。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巨大,康复产业发展前景可观,民间医疗资本对康复产生浓厚的兴趣。三是公立医院改革为加强康复医疗工作提供重要支撑。四是几代心脏康复人的不懈努力所获得的沉淀。我国已有康复医学会的心脏康复分会等学术机构,也有心脏康复的专业学术杂志,初步形成立志开展心脏康复事业的老中青团队,一些学术会议已设置康复专场。我国的康复医学终于迎来重要的发展历史机遇。
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王建安教授就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后戒烟患者的复吸现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吸烟已被公认为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每天吸烟20支以上可使冠心病风险增加2-3倍。我国的研究数据也提示,吸烟是急性冠心病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75倍。吸烟同时也是冠心病危险因素中最可预防的一个,戒烟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很明显。戒烟对心血管系统的益处在短时间内即有表现。戒烟24小时内心肌梗死的风险即可降低,1年内冠心病风险已降低50%。而随着戒烟时间的增加,心血管系统获益也逐渐增加,而戒烟15年内冠心病风险可降至于不吸烟者相似水平。与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相比,戒烟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程度相近,然而,其花费却远小于血压、血糖或血脂的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戒烟是最经济的干预方式。”
本次大会执行主席之一、绍兴市人民医院郭航远教授认为心血管医生应站在脑卒中防控的前沿:“当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以脑卒中为代表的脑血管意外已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大死亡原因。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已达200多万人,且根据MONICA研究结果,其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发病者的死亡率高达30%,而生存者出现偏瘫失语等残障的比例也高达70%。显然,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已然迫在眉睫,而要从根本上减少甚至避免其发生,重点在于预防。尽管神经内外科医生是脑卒中治疗的主角,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血管内科医生应站在脑卒中防控的第一线,在脑卒中的预防中发挥关键作用。”
另据记者了解,作为此次大会的承办方之一,绍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省市共建医学重点扶植学科及绍兴市临床重点学科,绍兴市重点创新领军团队。包括一个心内科病区、一个遥测病房和一个CCU病房,97张病床。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充满活力的专业技术队伍,医务人员60人,其中在编临床医师23名,硕士以上研究生17名,教授及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5名,博导1名,硕导1名,有独立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各亚专业学组开展了多项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取得了大量可喜的成果。起搏与电生理的临床工作、心肌病的基础和临床工作列省内先进。现已完成了2项省部级课题、11项厅市级课题,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2项、厅市级科技卫生奖7项。现承担各类课题6项。每年发表论文10余篇,近5年已被SCI收录14篇,出版专著18部。4人担任中国医师协会、中国控烟协会、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等学术组织的青年委员、委员、常委等。
医生分三级:一级:就病论病,见病看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治病不治人;二级:分析病因,解释病情,心理咨询,关注控制危险因素,治病治人;三级:防治危险因素,关注平时健康给以健康指导,治病用心。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对推动吸烟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预防,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来年的会议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