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病原体是什么?
淋病对很多人来说几乎就是性传播疾病的代名词,由此可见淋病的发病率之高,传播范围之广,但是,很多人对淋病的病原体不是很了解,这直接影响了淋病的预防与治疗,深圳建国泌尿外科医院的专家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淋病病原体是什么!
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引发的,淋病双球菌的形态与脑膜炎双球菌相似,呈园形,卵园形或肾形,常成对排列,邻近面扁平或略凹陷,大小为0.6μm×0.8μm,革兰氏染色阴性,呈粉红色,美蓝染色呈蓝色。急性期病人淋病双球菌常见于分泌物白细胞的细胞内,而慢性期多在白细胞外。淋病双球菌的抵抗力较弱,怕干燥,喜欢在潮湿、温度为35-36℃、含2.5%-5%二氧化碳环境中生长。
淋病病原体淋病双球菌在完全干燥的环境中只能存活1-2小时,但在微湿的衣裤、毛巾、被褥中能生存18-24小时,而在50℃时仅存活5分钟,深圳建国泌尿外科医院的专家介绍说,淋病双球菌对常用的杀菌剂抵抗力很弱,1:4000硝酸银7分钟可将其杀死,在1%的石碳酸内3分钟死亡。
淋病双球菌的外膜由脂多糖、外膜蛋白及菌毛组成,且有寄生和致病作用,淋病病原体淋病双球菌的菌毛(Pili)由多肽组成,有抗原性,其终端的氨基酸排列较恒定,而中段及羧基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常发生改变而决定不同菌株的菌毛的抗原多样性。
另外,菌毛与淋病双球菌的粘附性有关,同时也有抑制白细胞吞噬的作用,培养20小时的菌落,其细胞表面具有菌毛,具有传染性,菌落衰老时菌毛亦消失,接种尿道不产生尿道炎。
淋病双球菌的外膜蛋白至少有三种,其中蛋白I为主蛋白,占外膜蛋白的60%,不同淋病双球菌的蛋白I的抗原性不同。该抗原性质稳定,故可以以此制成单克隆抗体对淋病双球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它以两种形式表达即PIA和PIB,它可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使水溶性物质、其他对细菌代谢有重要作用的物质及某些抗生素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脂多糖为淋病病原体淋病双球菌重要的表面结构之一,为淋菌的内毒素,与粘膜下和体内补体协同引起炎症反应、与淋病双球菌的毒力、致病性和免疫性有关,现已鉴定6种抗原性不同的淋病双球菌脂多糖。
淋病双球菌是淋病的病原体,了解淋病双球菌有助于临床上控制淋病的蔓延,对患者,甚至普通人都有很大的影响,深圳建国泌尿外科医院的专家建议大家一定要及时了解相关的知识,积极预防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