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蝴蝶病——一个病魔的代名词.是新加坡人的智慧把红斑狼疮这一关乎患者生死的沉重隐喻衍生成了羽化成仙的绚丽。台湾患者为逃避“狼”的恐怖,直把系统性红斑狼疮西医的缩写SLE音译命名为思乐医。法国医生贝特(Biett)1828年报道,一位患者面部出现像被狼咬过的水肿性红斑,不规则、中间凹陷、边缘突起、表面光滑并有时带有鳞屑。他把这种皮肤病命名为红斑狼疮。这之后,临床医生们陆续发现,红斑狼疮不仅有皮损表现,而且还累及肾、脑、心、肺、血液、关节、肌肉等。1892年,美国医生奥斯勒(Osler)提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命名。红斑狼疮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病报告。1982年以前我国统计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率为0.07%,女性患者占90%以上,男性患者占10%以下,近10年来患病率明显增多,我国已经约有100万患者。据我国1963年统计,这种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0%;1973年时,患者的10年生存率提升到57%。在战胜红斑狼疮的道路上,在患者的痛苦与期盼中,80年代初,中医药积极参与治疗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而且10年以上的生存率已达到了95%以上,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祖国医学是伟大的哲学医学,探索中不断出现一个又一个新的转机,我们有理由坚信系统性红斑狼疮必将要被举世无双的哲学医学彻底征服。
•兰金初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一个代表,它几乎累及到全身所有的脏器。临床表现无固定模式,病情复杂,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严重危害健康和生命。
根据我的临床观察和治疗经验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脑、女子胞等奇恒之腑的作用过于敏感和强大,整个人体运行模式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在稍有外界的刺激的情况下就会作出强烈的自伤反应。病态的模式可以作为一种人体运行方式持久地保持下来,就会以相对稳定的形式成为患者日常生理运行模式。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往往在病情得到控制以后,由于一次感冒就会全面复发,体质也随之更加衰弱,所以患者往往为这种疾病无法根治而苦恼。这种病的复杂程度要作出正确诊断,也是对医生所掌握知识的一次全面考察。
简单点说,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抗原和抗体免疫反应形成血管炎,造成不同部位的组织损伤,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因为全身各器官都有血液供应,血管受累必定会有损伤,所以有血管的部位均可受累,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皮肤、肌肉、骨骼、心、肺、肝、脾、肾、脑、眼、鼻、耳、牙齿、头发均可能出现病变,只是不同的病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罢了。因起病方式不同而器官受累的先后不一,所以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极易误诊。在疾病早期,可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关节肿痛、肌肉酸痛、体重减轻等一般症状。有的病人因特定症状而就诊:如脱发或面部红斑。也有的病人因多种表现而就诊:如高热,关节痛,指端红疹或双手、足遇凉后变白变紫;或反复口腔溃疡,浅表淋巴结肿大,经期出血不止;或皮肤紫癜,贫血,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或头痛,幻觉,幻听,木僵状态;顽固性腹泻,呕吐,黄疸;或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出现胸水、心包积液等。由于以上症状均可在许多疾病中出现,因此加大了诊断的难度,常常误诊为其他疾病。如将关节痛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蛋白尿误诊为肾炎;胸水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肺感染误诊为肺结核;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误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黄疸被误诊为肝炎;发热、淋巴结肿大被误诊为淋巴瘤;神经症状被误诊为精神病。另外,还有常见的误治惨案,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因染上病毒性感冒、高烧难推,而医生盲目采用大量激素,以致患者大脑过度兴奋,反而造成狼疮性脑病,甚至死亡。这种误治的惨案经常发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吸取教训。从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对于发热原因不明并伴有多个系统损伤的年轻女性,一定不要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性。
• 兰金初免疫原理模型
兰金初教授根据多年的摸索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医学理论。特别是在免疫学领域,更是创立了著名的“兰金初免疫原理模型”。
“兰金初免疫原理模型”是根据中医学基础理论与基础概念,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建立起来的一个免疫原理模型。这个概念模型的基本框架如图所示。它不但可以解释众多的免疫现象,而且对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开发相应的治疗药物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模型外圈的六边形上的六个节点(用六边形表示,其中胆在中医中有双重属性,它既是腑又是奇恒之腑,所以用表示奇恒之腑的四边形表示),是中医脏腑概念中的六腑;中间椭圆形上的五个节点(用四边形表示),是中医脏腑概念中的奇恒之腑;里圈五边形上的五个节点(用五边形表示),是中医脏腑概念中的五脏。其中的文字说明是中医概念,与相应的现代解剖器官不同。用现代语言简单地将上述三个圈归纳一下,外圈主要参与人体的分解代谢,也就是以处理各种外来及内部的物质为主的器官,传统中医称之为“泄而不藏”;内圈主要参与人体的合成代谢,也就是生成各种人体生长必须的营养物质器官,传统中医称之为“藏而不泄”;中间一层,是受条件影响,可以改变其分解或合成代谢形成与功能的器官,传统中医称之为“奇恒之腑”。外层和内层有相互表里的关系;各部分按其五行归属,存在相应的生克制化关系;各部分与相应的自然现象,生理心理现象以及治疗药物存在被作用关系。这些关系在模型中都作了定量化的描述,因此在针对具体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与治疗药物的研究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理
1995年3月兰金初教授在美国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中相关发病特点:年龄多在15岁—35岁的育龄女性,女性患者占93%,男性患者只占7%,85%以上的女性患者都是学习和工作既自觉又认真要强或手巧能干的高智商者(精神活动过度强烈和持久的所谓“劳神”、“劳心”者);以不明原因发热为始发症状的占95%以上(脑垂体下丘脑体温调节器的运行结构上出了问题,常规药物降温无效);产生ANA、DNA、RNA、ENA等抗体以及人体分泌和释放激素(包括泌乳素)都发自于“脑”。因此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充分体现是奇恒之腑“脑”的过度反应。
本病属于中医的“痹证”、“阴阳毒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理
”、“蝴蝶丹”、“虚损”等范畴。兰金初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属于“髓海”秉赋不耐、五志过极、五劳所伤,续而营卫不和,上损及下,加之化学毒剂所害,以至神脱。由于病情复杂,情绪不遂,或治疗不当而久治不愈,导致“久病必虚”、“久虚必瘀”、“久瘀必虚”的恶性循环;体虚病重必易染受六淫之邪,又使病情加重,这种虚实相克的恶性循环往往危及生命。
兰金初教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在病因及病机的认识是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发病前的种种规律,认定病因源于“脑”。外因多见于以下各种诱发因素。
[物理因素]
中医学所讲的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邪的侵袭(六淫中的“火”含盖了太阳光强烈照射的内容)。
[化学因素]
如青霉素族、磺胺类等50多种化学药物,以及某些疫苗或某些免疫增强剂,引起变态反应。
[生物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
[手术或摘除器官的因素]
常见的有扁桃体、淋巴结、阑尾、剖腹产等手术。均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造成多器官、多系统的损伤。
在发病诱因(这个诱因可以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刺激下,奇恒之腑“脑”作出反应,产生一个整体观念的脏腑模式以应付变化。这一模式以整体的方式投影到全身各脏腑器官。迅速发生作用并形成新的身体状态,当这一状态进一步强化对“脑”的刺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一恶性循环在全身持续作用,使皮肤、大脑、心脏、血脉、肾脏、骨髓、关节等发生了病理变化,这也就造成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由于这种病理变化的根源与所见的病理变化部位不同,所以采用针对局部病变部位的治疗方法往往无效。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症等治疗机理
独特治疗方法——“以脑论治”, “以脑论治”是根据“兰金初免疫模型”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总结出来的临床实践应用的创新学说,是根据中医哲学中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系实践证明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观,是中医重视人体自身功能调节及对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化治疗的科学内涵。中西医的病、证结合是辨证论治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的必然所求,是真正解除人类疾病的医道。
故此兰金初教授创立了“奇恒之腑”的免疫学说。并且确定了以“脑”论治、药集百会、缓解全身的治疗原则。根据“兰金初免疫模型原理图”开发的“克狼”(双虎冲剂系列药品),遵崇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贯通虚实相生,寒热相克的奇恒之腑之中。其临床疗效强有力地证实了以“脑”论治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西医对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西方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迄今尚不清楚。目前,只从免疫应答的机理分析。治疗药物主要以激素、细胞毒素等免疫抑制剂为主。免疫抑制剂(晓悉、环磷酰胺为代表的细胞毒素药)具有在人体免疫反应的不同环节抑制免疫细胞的分化,干扰抗原、抗体的结合,抑制免疫复合物对人体的损害等作用。无奈之际,也成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手段。免疫抑制剂原本作为抗肿瘤药物,其毒副作用的危害也同样为医患所忧虑。它好比原子弹,炸下去,好人坏人一起死。最终病没治好,体质更加崩溃。为此,兰金初教授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不赞成这种“陪葬”疗法。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领域中,医学界务必不断地探索疗效更确切、无毒副作用的药品。
• 西医对激素的应用
激素的应用拯救了无数红斑狼疮患者的生命。过去,红斑狼疮患者的死亡率极高,病人及家属闻“狼”色变。1948年以来,激素具有的抑制免疫反应和减轻炎症的作用,特别是在红斑狼疮活动期和在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关键时刻,对一部分患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p#分页标题#e#但是,激素的副作用也一直是医学界和患者的忧患。
1.激素能使机体的脂肪重新分布,堆积在躯干部位,形成向心性肥胖,血脂升高,引起心血管疾病等等;
2.使骨钙游离,形成骨质疏松,引发股骨头坏死;
3.使体内钠盐潴留,钾盐排泄增加,水分增多,增加血容量,引发高血压;
4.破坏胃黏膜,刺激胃酸分泌,形成胃炎或胃溃疡,甚至造成胃穿孔;
5.使内分泌功能失调、生理改变,出现烦躁不安或失眠,记忆衰退,月经紊乱,长胡须,提前出现更年期综合征,同时出现肌肉松弛、抵抗力下降,造成反复感染。特别在严重感染发热时,重用激素后发生狼疮性脑病。
激素的使用就象一把双刃剑,既拯救了病人的生命,又往往把病人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激素的使用必须谨慎,更不能大剂量或长时间使用。生育与遗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机率在百分之十以下,由于雌性激素(包括泌乳素)等内分泌的作用下,遗传给女性的机率尤为显著,为此我们呼吁医疗机构尽可能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孕期中检查识别性别、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由于遗传因素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这完全符合优生之道。应该提倡提高人类健康文明的道德准则。
另外,我们在临床中要求患者采用纯中医药治疗,直至停用激素,而且各种检验指标全部达到正常后就可以妊娠生育,30多年来数百例妊娠分娩者无一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