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
大多数慢性肾病病人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因此,早期化验检查就显得非常重要。即使没有症状,一般也需每年筛查一次尿常规、肾功能等。如果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则应每年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项目两次或两次以上。常用肾脏相关的检查包括: 1、尿常规:尿常规是对泌尿系统有无病变、病变性质及程度的最简便的检查。 2、肾功能检查:可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由此可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CCr能较早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程度。在多数成人中,当CCr下降50%左右时,血清肌酐才会开始升高。 3、B超检查:可以了解肾脏大小、形态、有无结石、肿瘤、囊肿、肾盂积水、尿路梗阻、先天畸形等病变。 4、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如果发现尿异形红细胞>80%,应考虑血尿来自于肾小球。 5、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 <0.15克/24小时。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增多,可反映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程度。 6、尿放免三项:就是检查尿中微量蛋白,包括β2微球蛋白、α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是判断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尤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可尽早发现肾损害。 7、肾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CT和MRI.能查出普通X线不能检查出的细小钙化、结石,还可以辅助诊断肾肿瘤、肾结核、肾囊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