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症状是什么?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皮肤粘膜、骨骼肌肉、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同时还可以累及肺、心脏、血液等多个器官和系统,表现出多种临床表现;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学异常。下面由海军总医院儿科专家介绍一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1.早期表现
两性均发病,男女之比为1∶7~10,发病年龄为2~80岁,以20~40岁多见。多数病人最后都有多脏器损害,但在早期可仅有1个脏器受累的表现,同时伴有自身抗体(尤其是抗核抗体,简称ANA)阳性的实验室发现,这可对本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线索。因本病的临床表现变化无常,起病方式多变,可几个脏器同时起病,也可相继出现几个脏器受损的表现。多数都有一定的起病诱因(感染、日晒、情绪受刺激)。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为发热、疲劳、体重减轻、关节炎(痛)。较常见的早期表现为皮损、多发性浆膜炎、肾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血液异常及消化道症状等。
2.系统性表现
(1)发热:85%以上的病人于病程中可有不同程度发热,有的可长期持续发热而无其他症状及明显的实验室发现,但多伴有ANA阳性。发热多见于急性起病者,部分病人高热与继发感染有关,尤其多见于长期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的病人,但多数病人发热为本病的固有特征。
(2)关节肌肉症状:有关节痛者占90%以上,常为先发症状,且常与皮损、发热和其他内脏损害同时发生。典型的特征为发作性对称性关节痛、肿胀,常累及手指的远端小关节、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也可累及其他关节。与类风湿关节炎相比,本病关节炎发作仅持续数天,可自行消退,间隔数天到数月后又可再度复发。发作消退后,不伴有骨质侵蚀、软骨破坏及关节畸形。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5%~10%发生股骨头或肱骨头坏死。
约半数病人于病情恶化期可出现肌痛和肌无力,尤其上、下肢近端明显。在梳头和爬楼梯时可出现肌无力,其发生与长期应用大剂量激素有关。约10%病例可发生多发性肌炎。
(3)皮肤损害:80%的病例可出现皮肤损害,以皮疹为最常见,亦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皮疹表现多种多样,有红斑、丘疹、毛囊丘疹、水疱、血疱、大疱、结节、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瘀血斑、渗液、糜烂、结痂、坏疽、溃疡、萎缩等,可为其中之一种或几种同时或先后发生,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典型皮损为发生在面部的蝶形红斑,对称性分布于双侧面颊和鼻梁,边缘清楚,为略微隆起的浸润性红斑。初起为丹毒样或晒斑样,以后逐渐变为暗红色,有时红斑可出现水疱和痂皮,继之出现粘着性鳞屑、毛囊角质栓和毛细血管扩张。
以上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症状的介绍,如果您的孩子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可以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海军总医院儿科是全国儿科界进行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为数不多的单位。主要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恶性疾病和非恶性疾病,包括血缘和非血缘相关的脐血干细胞、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以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恶性疾病和非恶性疾病为特色的优势学科。
海军总医院儿科于1999年10月成功进行了北京市第一例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获得了国家卫生部颁发的“重大医疗成果奖”。2005年又率先开展经CD34阳性细胞纯化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治疗小儿皮肌炎,此为全国首例,疗效显著。2007年首次采用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肉芽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奠定了海军总医院儿科采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遗传代谢性、免疫缺陷性疾病领先于国内同行的地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