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洛因及安非它命药瘾治疗团体
本次有幸与榮总精神部合作办理『海洛因及安非她命药瘾治疗团体』,这也是本署首次与医疗系统合作办理毒品受保护管束人的治疗团体,在接触的 10 个月期间,两个系统从陌生到契合,从生疏到互动融洽,牵引大家心中唯一的交集就是如何有效帮助这些毒品的受保护管束人,在大家的努力下,成果是丰硕的,经验是值得传承的,错误是可以改进的,值得做为未来办理团体的借镜,让各方面更精进。本次团体结束后追踪再犯结果为 14 人参与团体,2 人因毒品再犯,2 人再犯诈欺案件审理中,10 人未再犯。8 次课程的出席率平均是 79以下是观护人本次办理团体的心得。
一、团队藉由读书会建立共识:本次团队集合了榮总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师、社工师、职能治疗师、药师及观护人,阵容相当完整。惟大家来自不同的领域,为促进团队的共识及掌握团体的方向,每月举办一次读书会,由医师指定主题由团队成员轮流做报告,大家共同研读相关书籍,设定及修正团体的课程,也在这过程中的参与,增加成员的熟悉度及凝聚力。另外透过观护人的参与读书会及担任团体的 co-leader,让团队对司法系统及毒品受保护管束人的特质,有更清楚的了解。 二、团体进行初期透过观护人的个别谘商有效降低团体成员的抗拒:众所周知团体形成初期都会面临成员的抗拒,但经过主任观护人及观护人个别谘商后,期勉她们贡献心力,提供自己过来人成功的经验与大家份享,挽救沈沦毒海的人。也利用此次团体课程更明瞭自己的迷思盲点,吸收如何避免自己再犯,使自己未来的路更宽广。从这个角度切入时,使成员觉得自己对团体是可以有贡献时,大家的抗拒明显降低了。眼看着团体气氛从最初的抗拒到最后大家彼此相熟成支持性的团体,其结果是令人庆幸的。常见下午 2 点的课程时间,有 7、8 人中午 12 点多就来验尿,三五成群找地方休憩谈天,等待上课的到来,可以看出其内心是期盼团体的进行,对团体具有归属感。 三、治疗团队带来的支持氛围,可以提升团体成员的出席率:由榮总张凯理医师领军的治疗团队成员,带着热情、尊重、爱心及使命感,与团体成员互动,让她们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关心及尊重,甚至遇有个案有精神方面或就业的困扰,会私下安排相关的个别门诊治疗。关心之情溢于言表,使大家内心深受感动,也激发团体成员的义气相挺,愿意准时参加团体的课程及进行。其实多位团体成员表示,治疗团队带来的支持氛围,远比课程要更令人深刻。 四、毒品团体的成员属性必须有稳定性高的成员参与并份享成功经验,以协助并支持其她成员的复原:毒品的受保护管束人其实对于参加团体内心是很惧怕的,因为怕薄弱的戒毒心志不堪一击,因此本次团体观护人也安排了二位假释出监已五年并表现稳定的受保护管束人,希望藉由她们份享出监后戒毒及生活中的挫折及成功的经验,协助成员找到不使用毒品的朋友来支持她们复原,激励向上重拾信心。 五、预防复发的治疗模式提供许多预防再犯的因应技巧训练:毒品的受保护管束人对于毒品都有非理性或错误的认知,甚至对毒品的渴望缺乏因应方法,本套治疗模式对于如何面对药瘾、如何处理药瘾、如何练习拒绝,预防再用提供许多具体可行的因应技巧训练,颇值得实务上观护人参考援用,以提升受保护管束人自我觉察能力及自我效能。本次团体因以卫教课程和团体互动为主,且时间有限,无法对团体成员做具体的训练,是较为可惜之处,可做为下次团体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