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留下吧健康网> 皮肤科 >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2)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2)

时间:2022-06-11 22:20:06 皮肤科 我要投稿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2)

  答案:D

zy1999-1-017.大量失血时,首先发生的反应是

A.脑和心脏的血管收缩

B.循环血液中儿茶酚胺减少

C.外周阻力降低

D.外周阻力增加

E.肾脏排出Na+增多

答案:D

zl2001-1-146.夹闭一侧家兔颈总动脉引起全身动脉血压升高,其主要原因是

A.血管容积减少,相对循环血量增多

B.颈动脉窦受到牵拉刺激

C.颈动脉体受到牵拉刺激

D.颈动脉窦内压力降低

E.颈动脉体内压力降低

答案:D

zl2000-1-008?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主要是

A.舒张血管

B.升高血压

C.心率加快

D.强心

E.增大脉压

答案:B

zl1999-1-011.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A.心迷走神经兴奋时

B.脉窦压力升高时

C.动脉血压升高时

D.用去甲肾上腺素时

E.使用肾上腺素时

答案:E

三、体液调节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的作用下水解,产生上肽的血管紧张素Ⅰ;在血浆和组织中,特别是在肺循环血管内皮表面存在的血和紧张素转换酶作用下,血管紧张素Ⅰ水解产生八肽的血管紧张素Ⅱ;后者在血浆和组织中的氨基肽酶A的作用下,生成七肽的血管紧张素Ⅲ。

血管紧张素Ⅰ不具有活性,血管紧张素中最重要的是血管紧张素Ⅱ。当其与受体结合后,可使全身微动脉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Ⅱ是已知的最强的缩血管物质。(XL2007-3-013;zy2005-2-016)此外,血管紧张素还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

XL2007-3-013、下列关于血管紧张素Ⅱ生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收缩全身阻力血管

B.收缩容量血管

C.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D.促进下丘脑释放血管升压素

E.促进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

答案:B

(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化学结构上都属于儿茶酚胺。循环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的分泌。

肾上腺素可与α与β两类肾上腺素能受体亚型结合。在心脏,肾上腺素与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使心输出量增加,因此,临床上常将其作为“强心”的急救药。在血管,肾上腺素的作用取决于血管平滑肌上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的情况。在皮肤、肾、胃肠、血管平滑肌上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在数量上占优势,肾上腺素的作用是使这些器官的血管收缩;在骨骼肌和肝的血管,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占优势,小剂量的肾上腺素常以兴奋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效应为主,引起血管舒张,大剂量时也兴奋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血管收缩。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α1肾上腺素级受体结合,也可与心肌的βl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但和血管平滑肌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的能力较弱。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临床上常用去甲肾上腺素作为升压药。由于血压升高又可使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加强,压力感受性反射对心脏的效应超过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直接效应,故心率减慢。(zl2000-1-008 ;zl2000-1-103;zl2000-1-104;zl2000-1-105;zl1999-1-011)

(103~105题共用备选答案)

A.β1受体

B.H1受体

C.β2受体

D.M受体

E.D受体

zl2000-1-103?导致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肌收缩力加强的受体是

答案:A ?

zl2000-1-104?引起支气管平滑肌舒张的受体是

答案:C?

zl2000-1-105?促进胃肠运动的受体是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