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留下吧健康网> 皮肤科 > 湖北省中医院甲状腺病专科

湖北省中医院甲状腺病专科

时间:2022-06-11 22:19:29 皮肤科 我要投稿

湖北省中医院甲状腺病专科

一、认识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擅、胫部血管杂音等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极生命。按其病因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约占全部甲亢病的90%,男女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4-6。

 

二、甲亢病机
  本病的发生系由多种原因引起血中甲状腺素过多所致。以及各种精神刺激(悲伤、愤怒、惊吓、恐惧等)造成神经系统(尤其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紊乱时发生甲亢的重要因素。

  科学研究认为:甲亢是一种有细胞免疫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80%到90%甲亢病人的血清中能测出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具有抑制血清促甲状腺素与其受体或与其有关组织结合,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加强甲状腺细胞的功能,甲状腺被刺激增生,激发、增强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及甲状腺素的合成与分泌的生理效应,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三、中医论甲亢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与情志和体质有密切的关系,由于长期的精神抑郁或突然遭到剧烈的精神创伤,均可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气郁结、气滞而不能运行津液,津液凝聚而成痰,痰气搏结日久,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则瘿肿变硬,病情日重。肝气郁久化火,肝火旺盛,上攻头目,则见急躁易怒,面部烘热,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脉弦数等症。火盛易于耗液伤阴,灼伤胃阴,阴伤则热,热则消谷善饥。肝旺犯脾,脾失健运,而见便溏,消瘦,倦怠乏力。火盛扰心,心阴亏虚,心神不宁,则见心悸怔忡,心烦不寐,多汗脉细数等症。肝藏血,与冲脉相连,冲脉主月经,肝郁气滞,则女子月经不调,经少或闭经。肾阴不足,水不涵木,以致肝阴亏损,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则见手舌震颤。肝肾阴亏,相火妄动,扰动精室,则男子遗精,甚至阳痿。阴虚则生内热,故见怕热,低热,舌质红赤,脉细数等。或因素体阴虚,遇有气郁,极易化火,肝火上旺盛,又易伤阴。从而产生上述的病理变化不易恢复。又因冲任隶属于肝,女子发育,妊娠,哺乳期间,在生理上均与肝经气血有关,此时若肝经的气血一旦失调,则极易引起气郁、肝火或气滞血瘀等病理变化。因产后气阴不足,若有郁火,也易伤阴,所以本病在临床上常以青、中年女性为多见。本病初起多实,病理因素有气郁、肝火、痰凝和血瘀,而气郁为先;久病属虚,以阴虚为主,而病理变化涉及肝、肾、心、脾等脏。

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并发症
  1.甲亢性心脏病
   主要症状: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过早搏动(早搏)或阵发性房颤,甚至出
   现持久性房颤。
  2.甲亢性眼突
   主要症状:眼突的急性阶段表现为眼外肌及眼球后组织的炎症性反应。眼外肌可显著
   变粗,较正常增加3至8倍,球后脂肪和结缔组织、浸润、体积增大可达四倍之多。慢
   性阶段性的改变以增生为主。泪腺中也有类似的病理改变。自觉症状有眼内异物感、
   灼痛、畏光及流泪等,当眼球肌部分麻痹时,眼球转动受限制,并发生复视。由于眼
   球突出明显,可至眼睑闭合困难使角膜及结合膜受刺激而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结
   膜充血、水肿等,影响视力,严重时溃疡引起全眼球眼以致失明。
  3.甲亢性肝损害:
   主要症状:除甲亢症状以外主要为肝病改变,肝脏肿大、压痛、全身瘙痒、黄疸、尿
   色深黄、大便次数增多,但食欲尚好,无厌油。
  4.甲亢病白细胞减少症状/何甲亢性贫血
   与甲亢的免疫调节功能障碍、消耗增加、营养不良、铁代谢障碍、肝功能损害有关。
  5.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麻痹(简称周麻)
   周麻的发生可能与甲代谢异常、免疫因素、精神因素有关。也很容易死于阿-斯综合
   征或呼吸肌麻痹者。

五、认识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代谢活动下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成人后发病的称为“成人甲减”,重者表现为粘液性水肿,故又称为“粘液性水肿”,昏迷者称为“粘液水肿性昏迷”,胚脂期或婴儿期发病者,严重影响大脑和身体生长发育,成为痴呆侏儒,称“呆小病”或者“克汀病”。

  较轻者临床表现不明显,重度者可出现皮肤被粘多糖浸润而产生的特征性非凹陷性水肿,如特征性粘液性水肿面容、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粗糙、面色苍白、眼睑、脸面浮肿,眼裂要窄、睁眼费力、唇厚舌大、毛发稀疏、干枯脱落,眉毛外1/3脱落,声音嘶哑、单调如蛙声、听力下降、畏寒肢冷、智力减退、嗜睡或失眼、眩晕、动作迟缓、失调、食欲减退、大便秘结、气短乏力,指甲脆而增厚,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体重增加,跟腱反射迟缓,性欲减退,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或闭经,不孕等代谢降低之症状。

六、甲减病机
  (一)、甲状腺发育异常:
    常见于甲状腺缺如或甲状腺发育不全,甲状腺异位等。多有家族倾向。
  (二)、甲状腺病变:
    由于甲状腺病变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主要有:
    ①甲状腺炎。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为主要原因,产生甲状腺抗体,引起甲状
     腺滤泡破坏,最后机化萎缩所致,称之为特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②地方性甲状腺肿。由于缺碘而致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最终也可以发展成甲状腺
     功能减退。
    ③结节病。约有10%累及甲状腺,也可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引起甲状腺功
     能减退。
    ④甲亢中的自发性甲减。可能系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所致。
  (三)、下丘脑病变
    某种原因所致下丘脑功能减退而引起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减少,最后导致促甲状腺激
    素、甲状腺激素减少。
  (四)、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由于某种原因如产后垂体坏死萎缩、肿瘤压迫、手术或放射损伤、各种感染及颅内
    血管病变等引起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临
    床常见于席汉氏病及西蒙氏病。
   (五)、其它:
    如果甲状腺手术切除过多,放射性碘治疗后甲状腺萎缩以及硫脲类等抗甲状腺药物    治疗过量而抑制了过氧化物酶,阻碍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七、中医论甲减
  中医认为肾藏元阴元阳,为水火之脏,主藏精,为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生命活动之根,故称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肾所藏之精的滋养。脾主运化,与胃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称为后天之本。肾与脾各为人先后天之本,脾之健运,有赖于肾阳之温煦;而肾气充沛,又靠脾胃经气血之补养,两者转相滋养,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若脾虚化源衰少,则五脏之精不足,而肾失所藏,失其所养,致肾虚阳衰;肾虚则脾失温煦,又加重了脾阳虚,终致脾肾阳气俱虚。脾阳虚,其运化、化生、输布之功能失常,则可见腹胀纳少,倦总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嫩或白腻;生化乏源,气血虚少,血虚则面色萎黄苍老,毛发干枯易脱落;脾虚断其养肾之精微,“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阳亏虚,命门火衰,肾精耗损,则见头目眩晕,耳鸣耳聋,记忆力减退,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腰膝酸软,男子阳痿,女子闭经,性欲冷淡,小便短少;脾肾双亏则畏寒肢冷,肌肤浮肿,或见女子崩漏,脉沉细无力等。综上所述,本病的病机关键为脾肾阳虚,但在病理发展过程中脾肾之间的阳气虚弱有所侧重。因脾主运化,肾主蒸化,脾肾双亏,水湿壅盛,游溢于肌肤见水肿,若水饮之邪上凌于心,心阳亦虚,则见胸闷憋气,心悸气短,脉结代等症。阳气亏虚,无力鼓动血脉,血行瘀滞,则见有血瘀征象,如肌肤甲错,肢麻,或肢体疼病,舌质紫黯.或有瘀斑,口唇青紫,脉涩或结代等。病程日久或失治误治,肾阳虚极,阳气欲脱,可见畏寒,四肢厥冷,神昏、呼吸低微、脉微欲绝等危重证候。
 

#p#分页标题#e#

vc邮箱 - live mail Welcome to Welcom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