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留下吧健康网> 皮肤科 > 肝癌-疾病介绍大全

肝癌-疾病介绍大全

时间:2022-06-11 22:18:51 皮肤科 我要投稿

肝癌-疾病介绍大全

西医治疗:肝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对不能切除的肝癌可采用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①诊断明确,估计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者。②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者。③肝功能代偿尚好,凝血酶原时间不低于50%者。④心、肝、肾功能能耐受者。在肝功能正常者肝切除量不超过70%;中度肝硬化者不超过50%;或仅能作左半肝切除;严重肝硬化者不能作肝叶切除。由于根治切除术后仍有相当高的复发率,故术后宜定期复查血清AFP及超声显象以监察复发。

肝癌较大或散在分布或靠近大血管区而无法切除者,可采用肝动脉结扎和(或)肝动脉插管化疗、冷冻、激光治疗、微波治疗,或术中肝动脉栓寒治疗、无水乙醇瘤内注射等姑息性外科治疗,有时可使肿瘤缩小,血清AFP下降,争取作两步切除术。

(2)放射治疗:适用于中晚期肝癌伴严重肝硬化而不宜切除者。由于直线加速器的应用,以由单野照射改为移动条野照射和超分割照射法的应用等技术改进,放射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地位有所提高,疗效亦有所提高。一般认为放射总剂量超过40Gy(4000rad空气量)合并中药治疗,其一年生存率达72.7%,五年生存率达10%。与手术、化疗综合治疗可起杀灭残癌及癌栓的作用。

(3)化学治疗:中晚期肝癌无手术指征,且门静脉主干癌栓阻塞不宜作肝动脉介入治疗者和某些姑息性手术后患者,可采用联合或序贯化疗,常用的联合方案为顺铂20mg十Fu 750—1000mg静滴,共5d,每月1次,3—4次为一疗程。阿霉素40—60mg第一日,继以Fu500—750mg静滴,连续5d,每月1次,连续3—4次为一疗程。上述治疗方案的效果评价不一。

(4)免疫学治疗:可起配合手术、化疗、放射以减轻对免疫的抑制,消灭残余肿痛细胞的作用。目前应用重组淋巴因十和细胞因子等生物反应调节因子(BRM)对肿瘤治疗已引起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并已被认为是第四种抗肿瘤治疗。目前临床已普遍应用α和γ干扰素治疗。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亦已开始试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方法亦已建立,这些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应而不损伤正常组织细胞的治疗方法将为肝癌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5)导向治疗:应沟特异性抗体和单克隆抗体或亲肿瘤的化学药物作载体,标记核素或与化疗药物或免疫毒素交联进行特异性导向治疗,是目前最有希望的治疗之一。临床已采用的抗体有人肝癌铁蛋白抗体、人肝癌单克隆抗体、甲胎蛋白单克隆抗体等,其“弹头”有131I、125I、90 Y和211AT等,此外,毒蛋白和化疗药物与抗体的交联正在研究中。

(6J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扶正抗癌适用了晚期肝癌患者和肝功能严重失代偿无法耐受其他治疗者,可改善机体全身状况和自觉症状,以延长生命;亦可配合手术、放疗和化疗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7)综合治疗:主要应用于中期大肝癌,经综合治疗使之成为可切除的较小肝癌。通常多以肝动脉结扎加肝动脉插管化疗的二联方式为基础,加上超分割外放射治疗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特异性抗体(或单克隆抗体)或碘化油(131I-liPiodol)等内放射治疗为三联,加再合并免疫治疗为四联。以三联以上治疗效果最佳。经多模式综合治疗后肿瘤缩小率达3l%,两步切除率达38%,二次手术间隔约5个月。两步切除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62%。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不明,故目前尚无针对性预防措施。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和肝硬化,以及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进行严密的跟踪随访,对降低肝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乙型肝炎病毒灭活疫苗预防注射对防治肝炎有一定疗效。因而对降低肝癌的发病率也能起一定的作用。此外,粮食防霉、饮水防污染等对预防本病也有效。

中医治疗:由于绝大多数病人无手术指征而有赖于药物治疗,中药治疗的特点是改善症状,减轻毒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病情发展,少数病人肿瘤亦可缩小或带瘤长期生存。

1.辨证施治

(1)肝气郁结型:辨证为肝气郁结,脾运失司。方以柴胡舒肝散加减。方中柴胡、白芍、郁金、枳壳疏肝理气,白术、茯苓、党参、焦三仙健脾和胃。

(2)脾虚湿困型:辨证为脾虚失运,水湿内困。方以六君子汤加减。方中党参、白术、陈皮、甘草健脾和胃,茯苓、半夏、山药、扁豆理中化湿。

 (3)气滞血瘀型:辨证为气滞血瘀,阻滞肝络。方以桃仁四物汤加化症丸加减。方中桃仁、红花、川芎、三棱、莪术活血化瘀,郁金、白芍、当归、元胡疏肝理气。

(4)肝胆湿热型:辨证为肝胆湿热,气机不利。方以茵陈五苓散加减。方中茵陈、栀子利胆退黄、制大黄、虎杖、猪苓、茯苓、黄芩、车前草、大腹皮、汉防己清热利湿。此型散在于文献报道之中,有一定疗效。

(5)肝肾阴虚型:辨证为肝肾阴虚,脉络失养,方以知柏地黄汤加减。方中短母、黄柏、生地、龟板、鳖甲、青蒿滋阴清热;茯苓、泽泻清热利湿。

临床辨证加减用药:

低热加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丹皮、生地、鳖甲等。

高热加寒水石、生石膏,滑石或加水牛角、羚羊角粉、清开灵等。

黄疸加茵陈、姜黄、虎杖、金钱草、胆草;

出血加白茅根、侧柏炭、仙鹤草、蜂房、血见愁、三七粉、云南白药等。

疼痛加元胡、郁金、白屈菜、乳香、没药、川楝、苏木、徐长卿、两面针等。

腹胀加木香、厚朴、青陈皮、大腹皮、莱菔子、焦槟榔、枳实等。

腹水加泽泻、猪苓、云苓、车前子、商陆、半边莲、二丑等。

恶心呕吐加半夏、竹茹、旋复花、赭石、伏龙肝、玉枢丹等。

腹泻便溏加炮姜、草蔻、儿茶、苍白术、炒扁豆等。

2.单、偏、验方

(1) 中药肝复方(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柴胡、丹参、土鳖、鳖甲、蚤休等)口服

(2)斑蝥制剂:如斑蝥酸钠片,每次0.5mg,每日二次,治疗肝癌有一定效果,1年生存率10%~46%。

(3)喜树碱制剂:喜树碱混悬乳剂使部分肝癌患者瘤体缩小,Ⅰ、Ⅱ期患者疗后0.5年生存率57.1%。

(4)冬凌草:用冬凌草片、糖浆口服及冬凌草素注射液静滴,有报告治疗Ⅱ、Ⅲ期肝癌31例,近期症状缓解率80%,疗后0.5年生存率及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29.6%、12%及10%。

(5)消积软坚片:治疗肝癌54例,有效率68.5%,疗后1年生存率39.4%。

(6)云芝香菇糖浆:有效率63%,疗后1年生存率50%。

(7)肝复乐片:总有效率为74. 55%,疗后瘤体稳定率为78. 7%。

(8)复方蟾蜍片:每次2片,每日三次,1个月为1疗程。适于中晚期肝癌。

(9)蜈蚣1~2条、鸡蛋1个,用25%酒精适量浸泡蜈蚣,兑等量开水后煮干,再取出蜈蚣焙干,研末,另取鸡蛋1个,去壳将蛋黄蛋清放碗内,兑入一半水加前药末3~6g搅拌,蒸熟。每日食蛋2~3个。适于各期原发肝癌。

(10)三白草根150~200g、大蓟根150~200g,上药分别水煎,上午服三白草煎液,下午服大蓟根煎液。适于原发肝癌并腹水者。

(11)鼠妇干品60g,水煎2次,共取汁240ml,混合后分4次口服。适于肝癌剧痛者。

(12)茵陈15g、红糖30g,共煎水代茶,适于中、晚期肝癌伴黄疸者。

(13)败酱草5009,鲜鸡蛋2个,先将败酱草加水适量制成败酱卤,取败酱卤300ml放入鸡蛋煮熟后,喝汤吃蛋,每日一次,适于巨块型肝癌伴发热者。

(14)冰片15g、白酒适量,将冰片溶于白酒中,瓶装备用,用时以棉签蘸药酒擦涂疼痛部位,约10~15分钟见效,适宜于原发肝癌疼痛者。

(15)甘遂1.5g、麝香0.5g,上药捣烂贴于肚脐,每日1次。适于原发肝癌并腹水者。

3.肝癌常用的抗癌中草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龙葵、蛇莓、美登木、七叶一枝花、田基黄、天胡荽、紫草根、夏枯草、山慈菇、地鳖虫、蟾酥、斑蝥、全虫、守宫、全蝎、僵蚕、三棱、莪术、石见穿、凌霄花、垂盆草、八月扎等。


#p#分页标题#e#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