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怎么回事?
白内障是指人眼内透明的晶状体变得混浊。晶状体的作用是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如果晶状体变混浊光线则无法正常透过,以致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影像。最常见的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年龄常在50岁以上,另外还有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和并发性白内障(糖尿病、眼内的炎症、出血等疾病所引起。
如何早期发现患了白内障? 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单眼视力的变化,如果遮住一只眼时发现另一只眼的视力在逐渐减退,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经过专科检查方可诊断是否患有白内障。患了早期白内障,患者无眼红、眼痛等症状,仅表现为视力减退。
白内障能否预防?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没有根本的预防方法。一般为减少紫外线照射如户外活动时应配戴墨镜,平时应多食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新鲜水果、蔬菜来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外伤性白内障则可较好的预防,如工作时采用合适的防护措施防止异物飞进眼内,平时不要给小朋友玩剪刀、牙签等尖细的东西等;至于先天性白内障则在母亲孕期尽量减少患感冒、风疹等疾病的机会,不要随便服药物。
白内障如何治疗? 目前,尚无药物能有效地抑制白内障的形成或阻止它的进一步发展,唯一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囊内摘除术,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术,后者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术式。
哪种手术方法效果好?囊内摘除术最简便易行,但远期并发症很多,不能植入人工晶体,因此现在已很少采用。囊外摘除术效果好,可以植入人工晶体,但需要一定的显微技术条件。超声乳化术,只需通过一个很小的切口进入眼内,用超声波震荡将硬化混浊的晶体打碎吸出来,再植入人工晶体。切口不需要缝合,术后反应轻微无散光,是目前最先进的手术方法,但需要手术医生有娴熟的手术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能否手术? 只要在术前经内科会诊,将血压、血糖稳定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心脏病患者无手术禁忌症均可手术。
白内障摘除手术后为什么要植入人工晶体? 摘除混浊的晶体后,成了1000度左右的高度远视。所以白内障摘除后,最好视力只有0.02,必须戴高度远视镜后才能恢复视力。而配戴框架式眼镜及角膜接触镜又有很多缺点或不足,所以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植入人工晶体使视力及视野恢复到正常,人工晶体就相当于把眼镜安装在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