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精神分裂症的…
<A>思维障碍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是在实 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以语言为物质外壳.人的思维是通过行动,语言和工具来表达的.
妄想内容
精神病的症状之一.特指没有事实根据而病人坚信不疑的一种思维方式,是思维内容上的障碍,病态的想法.其特点很像吸食了海洛英, 成瘾性强.病人的思维轨迹完全顺着这条脱离现实的道路运动,主观 臆造,非常的亢奋或激动.它是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思维基础, 不用精 神治疗的方法,很难打消去除它.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具特征的病态表现《包括破坏性思维,广谱,狭意暗示并发综合症,壳里空,假面具,不知名,间歇性,周期性,破坏性错阵》.臆想是主观臆制造,妄想是思维轨迹起伏旋转和外界刺激。常见的妄想有:
关系妄想——患者坚信周围的环境的各种变动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别人的谈话,无线广播电视,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都是针对他而发的;别人的咳嗽,吐痰都是表示轻视或嫉妒他;甚至花开花落,吹风下雨也莫不与他有密切关联.在现实社会中,关系妄想甚至表现在患者妄想自己与某些名人,重要领导人的关系上,似乎他们的影响力,能给自己带来某些利益和实惠.关系妄想的内容多数对患者不利,常发生与被*妄想之前或之后,还可引起其他并列妄想,如血统妄想,关系妄想,被*妄想,钟情妄想,VIP症。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血统妄想——患者坚信自己是帝王,名人或领导人的后遗,怎么解释劝说也无效,常与财富和权势妄想,性妄想相关联.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被*妄想——患者坚信自己被某些人,某些团体或国家专政机关,监视,控制和*,无中生有,坚信不移,常伴有政治妄想和精神病不法行为.
钟情妄想——患者坚信自己为某个或某些异性所眷顾或迷恋,并常使他做出相应的反应或向对方表示爱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疑病妄想——患者坚信自己的内脏器官患了严重的疾病:脑子空了,心脏停跳了,血液干了,患了癌症等.这类妄想常与自感性不适有关或对自身的健康过分焦虑和病态的要求完美有关,在此基础上,加上错误的理解,不懂医学,不相信医学,主观推测而得出的臆想结论.患者到处去医院检查,但对各个专科医生对自己做出的无病结论,坚决不信,整日恐惧焦虑,惶恐不可终日,认为自己的生命已到了终点.多见于更年期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另有一些患者,能听信医生的话,尚未达到牢固的病理信念的程度,因此,与妄想不同.
财富妄想——患者坚信自己有许多的金钱和财富,甚至认为自己非同小可,世界首富,有许多的财产可继承.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夸大妄想——患者坚信自己拥有无上的权力和大量的财富,做出了惊人的举动.像吸食了海洛英一样,常伴有欣快的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妄想型.
罪恶妄想——患者坚信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甚至使国家,个人,集体蒙受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并且他的错误会连累家人,他坚持认为自己不仅应该受人鄙视,甚至处死也不过分.他常绝食,或自愿作苦役以求赎罪.严重者认为自己不应该再活下去,可发生自杀,自伤行为.多见于抑郁状态和精神分裂症.轻性的抑郁心理患者则多有自卑感出现,认为自己无能力,不能履行责任和义务,或因微小的过失而过分自责.
虚无妄想——患者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已经不存在了,已经毁灭了,而现在所看到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实际上已不存在了,包括本人已不存在了,或者只不过是一具没有内脏器官的空虚的尸体而已.后面这种表现,又称为COTARD综合征.虚无妄想多见于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碍,也见于精神分裂症.
贫困妄想——患者坚信自己一无所有,一贫如洗,是世界上最穷的人.可见于各种抑郁状态.
影响妄想——患者坚信有人用无线电,雷达或某种特殊的仪器来影响操持他的思维和行动,或者认为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有人用催眠术或某种神秘的外力在影响着他,控制着他,使他不能自主,甚至将一些不属于他的思维和意愿,强加于他,认为有人钻进了他的大脑,和他进行对话.这类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嫉妒妄想——患者坚信自己的爱人对己不忠实,背着自己与其他异性私通或私下会晤,有不正当的行为,以致对己冷淡,毫不关心.这类妄想多见于女性,但男人也不例外,特别见于更年期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在现代,对于成功者的事迹,有些人缺乏善意嫉妒,心理失衡到极点,以致产生阴暗心理,行为,超越了雷池,后果不仅是害己也害人。
释义妄想——又称为特殊意义妄想.患者对外界事物,赋予特殊的意义或解释,这对于正常人来说,是不能从事物或现象的本身中引申出来的,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解释的,但患者却深信不疑.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这类妄想与关系妄想的区别就在于患者对事物的解释不一定能与他本身联系的起来.后遗性妄想____在疾病进行期间或发生高热时而产生的一系列妄想,体温下降以后,一般精神症状都已消失,但对过去的幻觉体验和妄想的内容仍然坚信不移.
感应性妄想——与精神病患者生活特别接近的某一个人或一些人,在受到他的妄想观念的影响后也对妄想的内容坚信不移,而好像是患者把妄想传递给了他或他们了.在"妄想"传递的过程中,相互感应或暗示起了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感应者可能是一个有威望的人,而被感应者大多数系没有文化,批判能力弱和易受暗示的人.如果将他们分开,则被感应的妄想可以自行消失.这类妄想主要见于感应性精神病.常与感应读心声,动作读心声,意识流对接,臆瘫,错阵等综合症状群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