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留下吧健康网> 皮肤科 > 白内障常见问题及种类

白内障常见问题及种类

时间:2022-06-11 22:18:28 皮肤科 我要投稿

白内障常见问题及种类

1.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指眼睛内透明的晶状体变得混浊。晶状体与照相机镜头一样,将光线汇聚在底片上成像。正常的晶状体是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如果晶状体逐渐混浊光线就无法正常透过,以致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影像。形成白内障。 

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盲治盲角度规定,晶体混浊,矫正视力在0.5以下者,即诊断为白内障。 



2.白内障有多少种? 

白内障可按病因、发病时间、晶体混浊形态、部位等分类。临床上常用的可分为以下两种: 

(1)后天性白内障:有老年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和糖尿病、眼内的炎症、出血等疾病导致的并发性白内障。 

(2)先天性白内障。 

3.老年性白内障有几种类型? 

按混浊部位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即皮质性、核性和后囊下白内障,但这些类型在一眼中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两种类型同时出现。皮质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约占50%以上,且发展速度最快。 



4.白内障是怎样患上的? 

白内障是世界范围的眼病,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盲人约有2700万至3500万,其中白内障盲人约1600万至2100万。我国有500万白内障病人,多少年来科学家都在研究白内障发病原因,至今还没完全弄明白,多数学者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老年性白内障,致病主要因素为:氧化应激;日光照射和紫外线辐射;药物 及毒素;糖尿病;家族遗传; 小分子物质、微量无素和离子代谢分布紊乱;贫血和营养障碍等,这些因素导致白内障的过程都与晶体的氧化损伤有关。 



5.如何早期发现患了白内障? 

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单眼视力的变化,如果遮住一只眼时发现另一只眼的视力在逐渐减退,必需及时到医院经过彻底的眼部检查方可诊断是否患有白内障。患了早期白内障,患者不会感觉疼痛,眼睛也不红,仅表现为视力减退。 



6.眼前有黑影飘动是患了白内障吗? 

白内障的主要症状是视力模糊、减退;并可致盲,有晶体局限性混浊时,眼前出现固定不动的黑点,这黑点在注视一个强光背景时特别明显,往往患者并不注意到,就像每个正常人,每只眼前都有一个盲区(生理盲点),而我们都没有发现,当眼前见到的能动的黑影(点状、条状、片状、云状)不是晶体混浊,也不是患白内障的先兆,而是晶体后组织、玻璃体的问题,常见的有飞蚊症,正常玻璃体内有残存细胞、动脉遗残膜,及玻璃体退行变性的原因,如果黑影较多、影响视力,这就需要检查,多因眼底病引起玻璃体混浊,和玻璃体积血,前者不需治疗也不影响视力,后者要根据病的原因进行治疗或手术治疗。 



7.患了白内障怎么办? 

白内障是人类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虽然尚无药物能有效地抑制白内障的形成或阻止它的进一步发展,唯一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摘除混浊的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但是由于白内障手术方法和医疗器械的改进,已将手术切口缩小到不需缝合的程度,手术效果大大提高,术后人工晶体植入术, 又将白内障手术视力增加,甚至恢复到正常,手术后可以再不用 戴又重又厚的镜子了,由于手术方法改进,高度近视的透明晶体(半透明晶体),白内障未成熟期都可以手术,尽早地恢复视力,早日脱盲。 



8. 白内障在什么时候做手术好? 

是否一定要等到成熟了才做? 

过去手术方法,做老年性白内障用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手术要求在白内障成熟期或近成熟期为宜。所以手术时间选择要依白内障发展情况而定,不成熟时就要等到成熟期才手术,80年代后,白内障手术有了重大改进,是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而且采用显微手术器械,手术技巧和方法也完全不同的,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同时植入人工晶体,或超声乳化技术在小切口下取出晶体留下晶体囊袋,所以,不需要白内障成熟,只要因晶体混浊影响视力,矫正视力在0.5以下,即可考虑手术,有些眼病晶体是透明的也可手术,如晶体脱位,高度近视眼,晶体内金属异物等。 



9.白内障手术前应做哪些检查和准备? 

白内障患者于手术前必须做以下检查: 

(1)全身检查:必要的术前化验包括血、尿常规、肝功能、血糖、心电图、胸片、血压等。 

(2)眼科特殊检查:角膜曲率、A/B超、角膜内皮镜、眼压、泪道冲洗等。术前1—3天术眼常规滴消炎眼药水,每天3-4次。 

手术前注意事项: 

手术前按平时的饮食习惯进食,为保持颜面部清洁可提前一天洗澡,保持轻松的精神状态来等待手术。特别注意不要患感冒、咳嗽等疾病。 



10.什么是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现代囊外摘除术是在手术显微镜下,用显微手术器械,从前囊截开、挽出晶体核和去除皮质等手 术技巧都有很大改进,并为人工晶体植入术创造好条件的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这种手术是目前白内障手术较完善的,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显微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得到很快地推广,它有以下优点: 

(1)手术适应症扩大,对儿童的白内障,糖尿病、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白内障均可手术,也利于术后眼底病的治疗。 

(2)手术刀口的改进,减少了术后散光,提高了术后视力,缝线细不用拆除,伤口愈合更快、更牢。 

(3)显微手术及缝合技术使伤口对合良好,术后病人可以早期活动,早期打开术眼,并可以门诊手术,不但减少费用,而且减轻病人精神紧张情绪,和某些并发病,如失眠、食欲不振。 



11.什么是超声乳化术,它 有哪些优点?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是使用晶体乳化机,通过3毫米大小的切口粉碎和吸出白内障,保留晶体后囊的白内障摘除术,是白内障囊外摘除的一种最复杂的方法,超声乳化仪器的不断简化、改进,操作技术的完善,使手术疗效提高。超声乳化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不需缝合,术后反应轻,愈合快,视力恢复快而稳定、术后散光小,不须住院,术后即可回家等优点。 



12.超声乳化术的手术适应症有哪些? 

1、晶体核硬度不能大,在中等度以下; 

2、没有角膜内皮病变; 

3、前房深度正常; 

4、晶体囊与韧带必须 完整; 

5、瞳孔可以散开7.0毫米以上。 

超声乳化吸出术可将白内障从3毫米长的切口经超声乳化后吸出,将软性人工晶体折叠后经切口植入,由于手术切口长度大大缩小,手术后并发病明显减少,视力恢复也快,效果也好,是白内障手术最有前途的方法。 



13.白内障摘除手术后为什么要植入人工晶体? 

摘除混浊的晶体后,成了+10.0D — +11.0D高度远视。所以白内障摘除后,最好视力只有0.02,必须戴高度远视镜后才能恢复视力。而配戴框架式眼镜及角膜接触镜又有很多缺点或不足,所以最理想方法就是植入人工晶体代替原来的晶体功能,使视力及视野恢复到正常。 



14.白内障能否预防? 

老年性白内障没有根本的预防方法。一般为减少紫外线照射如户外活动时应配戴墨镜,平时应多食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来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外伤性白内障则可较好的预防,如工作时采用合适的防护措施防止异物飞进眼内,平时不要给小朋友玩剪刀、牙签等尖细的东西等。至于先天性白内障则在母亲孕期不要患流感、风疹等疾病,不要随便服药物。 



15.什么是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越来越高。该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老年性黄斑变性是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改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视细胞外节盘膜吞噬消化能力下降,结果使未被完全消化的盘膜排出,沉积于Bruch膜,形成玻璃膜疣,由此继发的种种病理改变,则导致黄斑部变 性发生。老年性黄斑变性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分为萎缩型(或干性)和渗出型(或湿性)两大类。 



16.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除与年龄、种族、遗传等因素有关外,与全身疾病(如高血压)、吸烟、光毒性作用、光化学物质以及诱发新生血管形成的刺激因素(如炎症、激光等对巨噬细胞的刺激、促使视网膜色素细胞下新生血管形成)等诸多因素有关,所以,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与多种因素有关的综合症。 



17.怎样才能知道患了老年性黄斑变性? 

5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出现双眼视力缓慢进行性下降,或一眼突然发生视力障碍,视物变形,就有可能是患了老年性黄斑变性,必须及时去医院做详细的眼部检查(眼底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 



18、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及预后如何? 

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早期视力可以正常或轻度下降,发展较缓慢,无特殊治疗。一般采用支持疗法,给予抗氧化剂(如Vit-C、Vit-E、β-胡萝卜素等)、补充微量元素锌等。中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本病仅局限于黄斑区,周边视网膜不受损害,因此病人不致于全盲,其日常生活多可自理。目前,只能借助放大镜及低视力望远镜帮助提高中央视力。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大多在早期即有明显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快导致失明。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对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病程早期,应及早采用激光光凝新生血管,以避免病情恶化。常用氩激光或氪激光。 

现在也可通过手术方法摘除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或采用黄斑转位手术来治疗。这些手术的开展给这类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一线曙光。 


 

#p#分页标题#e#

更多>>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问答精选更多>>

社区火爆话题更多>>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