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留下吧健康网> 皮肤科 > 帕金森其实没那么可怕

帕金森其实没那么可怕

时间:2022-06-11 22:18:19 皮肤科 我要投稿

帕金森其实没那么可怕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慢性癌症”。1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在医院门诊大厅举行了大型义诊活动。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伟教授介绍: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因素及长期精神压力,都可能会导致帕金森病症状的出现。”随着治疗方法和水平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越来越多的病人能终身维持高水平的运动机能和生活质量。此次义诊,让许多帕金森患者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患了帕金森 生活跌入谷底

据王伟教授介绍:很多帕金森晚期患者除了肢体僵硬、动作缓慢、走路困难,做任何事情都很难;更严重的是,有时候吃了药以后,就像“跳舞”一样,走路、做事的肢体动作相当夸张。用在“地狱”和“天堂”之间游走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增强帕金森患者战胜疾病信心

王伟说,“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般不影响寿命。随着治疗方法和水平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越来越多的病人能终身维持高水平的运动机能和生活质量。有最新的国际研究资料表明,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不仅能有效地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症状,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减少抗帕金森药物的剂量,同时消除了药物治疗引起的副作用。

帕金森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以往通常认为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疾病,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这种疾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在门诊也经常能见到四五十岁的中年帕金森病患者,这些患者往往生活压力比较大,自我要求也高,所以患病以后比老年患者更加痛苦。”

帕金森病的治疗不能仅依靠医务人员,家庭和全社会应该携起手来,给帕金森病患者更多关爱和帮助,这样才能筑起他们生活的希望!

又讯 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主办“携手健康 共筑希望”为主题的帕金森患者关爱活动日前落下了帷幕。该活动在2010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城市全面开展,其中包括帕金森患者教育活动,媒体宣传活动,而面向全国帕金森患者的摄影征文比赛,更是得到了全国各地广大帕金森患者的关注和参与。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的四位帕金森患者免费获得了由美敦力公司提供的脑起搏器。

成都晚报记者 余星雨

延伸阅读

中老年人如何判断

自己是否得了帕金森病?

1.动作慢,如果扣纽扣、穿袜子、系鞋带等动作明显地变慢了,有时感觉到一侧手臂总有些不舒服,有一点僵硬、不太灵活,这往往要引起注意。老年人会或多或少有一定的颈椎问题,如颈椎退变等,往往会误诊为颈椎病,实际上有一部分病人是帕金森病;

2.出现手臂或身体其他部份震颤;

3.走路时,发现一侧手臂摆动的幅度比另外一侧摆动的幅度减小,也可能是早期帕金森病的表现;

4.走路时,常常发现一只脚擦地,另外一只脚正常,这也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表现;

5.发现面部没有表情、不眨眼和双目凝视的情况,或出现情绪低落、不快乐或恐惧的情况,以及在睡眠时出现拳打脚踢、大叫等猛烈的动作的情况,以上几种情况也可能是帕金森病出现震颤前的表现;

6.出现嗅觉减退或缺失。有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基本上都会出现嗅觉异常。50%的帕金森病人根本没有嗅觉,35%是重度嗅觉损害,轻中度受损的也有一部份。因此,在出现震颤的情况下,可同时去医院检查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