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小妙招可防止遇上静电
干燥多风的秋冬到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里啪啦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这都是静电在作怪!如何防止体内静电?请看以下9妙招。1、洗手:出门前去洗个手,尽量不穿化纤的衣服,穿全棉内衣。
2、洒水:室内空气湿度低于30%时,有利于摩擦产生静电,若将湿度提高到45%,静电就难产生了。可使用加湿器,或在家里洒些水,也可放置一两盆清水,或在室内饲养观赏鱼。
3、湿梳:将梳子在水中浸一下,就不会产生静电,可随意梳理了。
4、光脚:赤足有利于体表积聚的静电释放。
5、摸墙:脱衣服前,用手摸一下墙壁,摸水龙头之前也用手摸一下墙,可将体内的静电“放”出去。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勤洗澡、勤换衣服。
6、开窗:电视机不能摆放在卧室,看电视时要打开窗户,同电视机保持2~3米距离,看完后洗脸洗手。
7、钥匙:碰铁门时,先用手抓紧你的钥匙(通常这不会遭电击),然后,用一个钥匙的尖端去接触铁门,这样,身上的电就会被放掉,而且不会遭电击。
8、下车:下车时也常发生电击现象,主要由于下车时身体与座位摩擦产生静电积累。下车时,即在身体与座位摩擦时,提前手扶金属的车门框,可随时把身上的静电排掉,不至于下车时突然手碰铁门时放电。
9、喷雾:带一小瓶喷喷的水,随时喷一下,不少女士都坚持用此招。(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