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留下吧健康网> 皮肤科 > 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症状,周围性面瘫治疗,用药

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症状,周围性面瘫治疗,用药

时间:2022-06-11 22:17:45 皮肤科 我要投稿

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症状,周围性面瘫治疗,用药

1.面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

(1)面神经定位临床表现

①损害位于鼓索神经远端。仅有面肌麻痹;

②损害位于鼓索神经与镫骨肌支之间。面肌麻痹、舌前2/3味觉缺失、听力下降;

③损害位于膝状神经节与镫骨肌支之间。面肌麻痹、舌前2/3味觉缺失、听力下降(可伴有Ⅷ对脑神经损害)、听觉过敏(镫骨肌功能障碍);

④损害位于内耳道与膝状神经节之间。面肌麻痹、唾液腺分泌和泪液分泌减少、舌前2/3味觉缺失、听力下降(可伴有Ⅷ对脑神经损害)、听觉过敏(镫骨肌功能障碍);

⑤损害位于颅后窝。面肌麻痹、唾液腺分泌和泪液分泌减少、听力下降(可伴有Ⅷ对脑神经损害)、听觉过敏(镫骨肌功能障碍)、脑干或其他脑神经受损表现。

(2)常用检查

①角膜反射试验。患者注视使眼球不动,将棉棒尖部于受试者视线外向患者眼部移动。双眼分别测试。正常反应:轻触巩膜无瞬目反射。触及角膜出现瞬目反射。异常反应:当棉棒触及角膜时,受试者有感觉,但只在对侧眼出现瞬目反射,说明面神经受损引起运动障碍。当棉棒触及角膜时,受试者感觉下降且无瞬目反射,提示三叉神经受损;

②流泪试验。用0.5cm宽的滤纸片放在双眼下穹隆,5分钟后比较泪液渗湿的长度。病变一侧泪液渗透将减少或无渗湿。泪液分泌减少提示病变位于或靠近膝状神经节。需注意当已发生面瘫较长时间者行此项检查时,由于眼部干燥症可出现假阳性的结果。此外当结膜囊有泪液积存时,虽然总的泪液分泌已下降,也可出现假阴性的结果;

③镫骨肌反射。当镫骨肌反射可引出时,说明病变位于镫骨肌突起远端。此外一般认为当镫骨肌反射存在说明面瘫程度为不完全性,神经尚未发生完全变性,因而预后相对较好。

④唾液腺分泌试验。用细管分别收集双侧下颌下腺分泌的唾液,同时用柠檬汁刺激唾液分泌,在面瘫发生的第1天当唾液分泌减少25%以上时,预示恢复不完全。此检查较困难,反复检查时常引起局部感染;

⑤电味觉试验。当在舌部施予微小正电流时,可感到一种金属苦味。为检测鼓索神经功能,可在舌尖部施予电流并可测出电味觉阈值。其意义在于可早于临床检查发现某些病变。面瘫患者的味觉功能恢复较面肌运动恢复要早数周;

⑥睑反射试验。于眶下神经孔处给予电刺激眶下神经引起眼轮匝肌收缩。电刺激反应由脑桥反射和三叉神经反射共同构成。阳性反应说明面神经仍然保持解剖上的完整性。

2.定性诊断  主要目的在于判断神经是否已经变性或者将要变性,并评估其变性程度。如神经尚未变性,则面瘫考虑为神经失用及脱髓鞘所致,因无严重神经损害,面瘫一般趋向于完全恢复。神经损害一般呈逐步加重表现而非突然而完全的损害。评估神经损害的进展速度对于预后估计及治疗十分重要,因为越早开始治疗效果越好;而病变开始进展速度缓慢者,神经变性的程度较轻。最大刺激试验和诱发肌电图(神经电图)对于查明早期神经变性具有较高价值,主要用于面瘫发生的第1周,而肌电图主要用于面瘫发生的第4~14天。

(1)最大刺激试验(maximal stimulation test, MST):本试验的生理学基础在于神经受损后,损伤部位远端仍继续传递神经冲动。

刺激电极用导电胶贴于面部面神经各分支区域,将刺激加至5mA或受试者最高可耐受限度。分别测试颈、下唇、口、鼻、眼、额部,结果分为双侧相等,减低、消失。

①在面瘫发生的最初3~5天,本试验无意义,因为即使神经完全断裂,远端神经仍具有传递功能。面瘫发生3~5天后,在轻度损伤情况下,最大刺激试验的双侧反应相等。在2~3度损害发生时,反应减低。在3度以上损害发生时(此时末端神经出现变性),反应消失;

②当最大刺激双侧反应相等时,88%的患者的面瘫可获完全功能恢复。当试验结果为反应减低时,完全恢复率下降为27%。所有反应消失的患者愈后不良,将出现功能恢复不完全。本试验的优点在于容易检查,费用低,可重复性好。

(2)诱发肌电图或神经电图(evoked electromyography or electroneurography, ENoG):本法与最大刺激试验类似,但是更精确,因其采用肌电记录仪记录并比较电位大小,而非靠肉眼观察面部收缩。在颞骨骨折所致面瘫的患者,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手术治疗;

①诱发肌电图突然完全消失时;

②病程5天之后诱发电位降至对侧10%以下时;

③CT显示面神经管破坏,或面神经管未显破坏而伤后6个月面瘫无恢复者。

对于贝尔面瘫,有学者认为病后2周内电位降至正常侧的10%或以下时,必须予以手术治疗。

(3)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肌电图记录骨骼肌纤维的电活动。使用针电极插入面肌肌腹,最开始可记录到电极刺入引起自发肌电活动,然后让患者收缩面部肌肉,同时观察运动电位的大小和形态,改变电极的部位以找到运动单元较多的电极位置,此时让患者用最大力量收缩面部肌肉,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运动单元缺失。最后,让患者放松面部肌肉,并改变电极的位置,以记录肌肉的自发电活动。面瘫发生后10~20天,如能记录到肌电图,可排除神经完全断裂。肌电图消失后又再出现,说明神经已再生。肌电图常常早于临床可见的肌肉运动出现。小而短的多相波形为肌肉病变的特征波形,大而长的波形说明存在神经源性萎缩或对侧神经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