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留下吧健康网> 皮肤科 > 肠道病毒71型感染致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肠道病毒71型感染致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时间:2022-06-11 22:42:21 皮肤科 我要投稿

肠道病毒71型感染致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肠道病毒71型主要感染婴幼儿,最常见的两大临床症状是手足口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已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取代脊灰的最重要的中枢神经毒性病原。自1974年首次报道后,EV71已在世界范围引起十多次暴发与流行,但对该病毒的研究近几年才得到重视,现有研究资料多为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另有以VP1为靶蛋白的新型疫苗研究。EV71感染导致危害最严重的是神经系统感染,即使是最轻微的神经系统感染,也可能导致永久的后遗症。因此弄清EV71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机制特别重要。本研究拟于流行期间,分离不同表型的EV71毒株,进行其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并通过分析表型与序列的关系,筛选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关的毒力决定簇候选基因,并通过构建感染性cDNA克隆,从分子水平改造病毒,确定与神经毒力有关的基因。其意义在于通过毒力决定簇解释EV71的中枢神经系统致病机制,有助于以筛选出的毒力决定簇为靶点设计治疗药物和制定预防措施。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共获得98株EV71分离株;根据鉴定结果,回顾分析病毒分离情况,发现最终鉴定为EV71的毒株,尤其是出现严重神经系统累及的患儿标本,接种细胞后出现病变的时间越短,病变越明显。分析原因可能是基因组中存在着与神经系统感染有关的关键位点突变。对6株分离鉴定的EV71分离株进行全序列扩增、测序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并对部分毒株进行部分序列测定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包括5′UTR区序列分析、VP1区序列分析、3D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获得的EV71分离株均属于C4亚型,其3D区与CoxA16 原型株G-10的系统发生关系较近,与EV71原型株BrCr/70的系统发生关系较远,表明本研究中获得的EV71分离株可能为EV71与CoxA 16的重组毒株(3D区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