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在什么情况下才可碎石?专家答疑
网友患者:我患肾结石多年,最近到医院检查,发现肾结石大起来了,以前只有1厘米大,现在已变成2厘米大了。听别人说,患有肾结石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将其排出来,我的一位朋友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将结石排出来的。于是我问医生能不能也给我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方法将结石排出来,可医生说,根据我的情况,不适宜做“体外冲击波碎石”。请问专家,患有肾结石,碎石好还是不碎石好,什么情况下才可以碎石呢?
北京三甲医院泌尿外科专家:患有肾结石需不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应视情况而定。患有肾结石的人,结石较小,没有梗阻症状,无肾积水,无感染,一般不需要作特别处理,只要定期观察,看看有没有变化,多饮水利于排石就可以了。特别是结石位于肾下盏,因为对整个肾功能影响不大,虽然可以碎石,但需要体位排石(倒着排石),结石碎了后要排出来比较困难,因此对于这个部位的结石患者,如果没有症状一般也不建议碎石;如果结石较大,肾脏出现不适症状,出现肾积水,那么一定要及时治疗。
至于患有肾结石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体外冲击波碎石”,一般情况下,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需具备条件:一是结石最好在2厘米以下;二是结石以下的输尿管一定要通畅;三是肾功能基本正常;四是人不能过于肥胖。而下列情况的肾结石患者不能做“体外冲击波碎石”:一是结石有肉芽包裹的;二是输尿管狭窄的;三是过度肥胖的;四是患有严重心脏病、出血性疾病(有凝血障碍)的;五是结石在2厘米以上的。
临床上,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其原理是用冲击波将肾结石打碎,然后由肾脏分泌出来的小便自然将其排出来。如果尿路不通畅或者输尿管狭窄就无法将结石排出;还有如果结石很大,超过2厘米,碎石后其结石颗粒仍可能较大,排不出,而且在输尿管内会形成“石街”,反而加重梗阻,引起肾绞痛,会加速对肾功能的损害;同时结石较大需要反复多次碎石,可引起肾损伤,肾周血肿,最终可导致肾萎缩。因此有些人不能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就是这个道理。
从临床医学角度认为,患有肾结石出现症状后首选的治疗方法是“体外冲击波碎石”,如果病人没有“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必备条件,目前认为需要手术的肾结石,特别是鹿角性结石,最佳的治疗方案是经皮肾镜取石手术,该方案具有创伤小、可重复等多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