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问题
问题提出时间:2011-11-22 23:12:11
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问题
常见症状,诊断,治疗,疗程,预后?
如果需要平台协助解决,请点 【需要平台跟踪帮助】
fffaf
提问数:2
回答数:1
已采纳答案问题回答时间:2011-11-23 00:13:5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 临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好发于40岁以下的女性。女:男约为4:1。 该病见于小儿各年龄时期,分急性(≤6个月)与慢性(>6个月)两型。小儿时期多为急性ITP,多见于婴幼儿时期,7岁以后明显减少。春季发病数较高。既往无出血史,发病突然,出血严重,出血前不久或出血的同时往往患上呼吸道感染。慢性病例无明显年龄高峰但多见于学龄期,多数发病潜隐,出血症状较轻,约10%病人是由急性转为慢性。也可依照病情分为四度:①轻度:血小板50×109/L,只在外伤后出血;②中度:血小板≤50×109/L而>25×109/L,尚无广泛出血;③重度:血小板10×109/L,见广泛出血,外伤处出血不止。④极重度: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