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抑郁症状伴随帕金森病而来
据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李跃华主任介绍,帕金森病是患者中脑能够分泌多巴胺的神经元死亡,导致脑内多巴胺缺乏。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它是大脑指挥身体其他部分运动的启动信号,促动所有的基本运动。如果这种递质减少了,传递过程自然就会受到影响,肌肉不能完全听从大脑的指挥,从而出现动作不受控制和不协调的情况。
帕金森病最典型的症状是“震颤”,起初的轻微症状可能是手指下意识有“搓东西”的动作,也可能出现单只手抖动,进而这种震颤或抖动可能发生在一侧肢体,然后再发展到另一侧肢体。
还有就是面部的表情发僵、动作缓慢、反应迟钝。走路的样子也会发生改变,我们称为“慌张步态”,具体表现是身体前倾,碎步走路,而且越走越快。有一些病人的最初症状会在“震颤”出现之前出现,比如在一张纸上写字,而字却越写越小。
这些早期症状如果出现,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家人要留意观察这类症状在一段时间内是否有加重的倾向,如果症状明显或越来越重,需要到医院查明原因。不要误认为这些状况都是人老了之后的自然现象。
■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
并不是一种病
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虽然都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而帕金森病的后期也确实会合并发生痴呆,但这和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不一样。比如说,甲状腺病的患者病程长了以后会发生痴呆,同时,帕金森病还容易合并为脑血管病,而帕金森病到了后期,往往是这几种病会交织在一起,但引起痴呆的原因仍然可以从发病的时间顺序上看清楚。比如患者最先发现的痴呆,这是老年性痴呆,如果最初患的是脑血管病而引起的则是血管性痴呆,这和患帕金森病到后期合并发生的痴呆并不相同。
■越早治疗对控制
帕金森病的进展越有好处
李主任说,因为引起脑部多巴胺减少的原因并不十分确切,所以,帕金森病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治愈的办法,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病。由于病人本身的身体条件不同,病情从轻到重的发展时间也有很大不同,有的病人在3至5年内从轻微症状到生活不能自理,而有的病人的进展则可能比较慢。所以,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是采取早期发现,控制症状,延缓病程进展,保持好的状态。
其实,对任何一种病早发现早治疗的态度都是正确的,但对帕金森病更是如此。如果在早期症状发生的时候就采取措施,这个时候的治疗对疾病的症状改善和进程控制很重要。
■当心抑郁症状
伴随帕金森病而来
到医院检查是否患上帕金森病时会做哪些检查?李主任介绍说,首先会做一些相关的身体检查,这是为了排除是否为其他疾病而导致的症状。还需要做的是脑核磁,检查患者是否有脑部病变。现在有了针对脑功能检测的仪器,是专门检测神经递质的,这对早期脑部没有发生结构改变的患者和帕金森病的确诊很有帮助,它可以直接针对脑部进行多巴胺受体的检测。
值得一提的是,抑郁症状会同时伴随着帕金森病,大概有30%到40%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不同形式的抑郁症状,有的病人是在确诊时就有抑郁症状出现,由于这种相伴性的比例较高,所以在病人来医院检查时,医生会同时留意他的精神状态。
由于精神抑郁对帕金森病人的治疗和病人对疾病的态度都很不利,所以,一旦发现抑郁伴随帕金森病要同时治疗。
■不能期待快速见效
而擅自加大药量
对于帕金森病,目前有外科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像苍白球切开术等毁损性外科手术并不是对每个患者都适合,这种手术对身体条件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都有要求,即便是做过手术的患者,术后效果也不都相同。
由于帕金森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病因复杂,病程长,它的治疗过程可以说就是控制病情发展的过程。如果只是帕金森病患者而症状又较轻时不需要住院治疗,只要按时按要求服药,定期复诊就可以。
大部分西药是针对多巴胺受体减少而制的,是一些外援式的多巴胺药物,但如果这种药吃的时间长,对患者的肝、心脏有一定的副作用。李主任介绍说:“我们对患者一般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如果最初中药治疗对有缓解震颤及肌僵直有作用的话会先进行中医治疗,需要的时候再配合西药可以增强疗效。中药对机体有调整作用,可以增加身体的抗病能力。”
李主任说,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一般医生最初给的药物会从小剂量开始,再根据病情逐渐加量或是换药。但是,很多病人包括病人家属都期待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刚开始吃药擅自加大药量,希望看到原来手抖的症状能消失,这都是不现实的,即便是症状可能短期内有所好转,但就帕金森患者而言,暂时控制并不利于病程的长远控制。我们希望的是患者有质量的生命进程越长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