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未被充分重视的“老人杀手”
医护:成本巨大
来自全国的调查显示,北方地区65岁以上老人的老年痴呆症患病率是6.9%,南方地区是3.9%;城区患病率为4.5%,农村郊区是9.7%。此外,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到了85岁,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到了90岁,其患病率更达到三分之一。
北京宣武医院社会医学部主任汤哲介绍说,用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医疗护理费用相当巨大。瑞典每年老年痴呆症患者花费的医疗费用约为500万美元,美国每年达800亿美元。“我国暂时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不过从门诊治疗情况看,不包括家庭护理照料,按每人每年平均医疗护理费1.5万元计算,北京老年痴呆症患者每年要花费15亿元。”汤哲说。
老年痴呆症发展到中晚期后,患者会逐渐丧失各种生活能力,需要专人进行护理,护理成本和医疗成本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天津市民政老年病医院院长李存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名重度老年痴呆症患者如果入住养老院的话,床位费一个月在1000元左右,护理费为400元左右,加上药品治疗费用,对于工薪家庭来说负担不小。
此外,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还要为此承受巨大的痛苦。专家们说,患者家属的关心和照顾很难阻止患者每况愈下的病情,很多家属因此出现了压抑、内疚、尴尬等不良情绪。
预防:各方受益
老年痴呆症目前没有特效药。专家指出,防治老年痴呆症首先要了解相关的危险因素:一是高龄,平均每增加5岁,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度就增加1.85倍;二是遗传因素,有遗传突变基因的个体有患老年痴呆症的倾向,占老年痴呆症患者的10%左右;三是性别差异、教育水平、脑力体力劳动、血管性危险因子等风险因素;四是头部创伤、精神疾病史、酗酒及吸烟等社会环境因素。
专家建议老人多进行散步、太极拳、保健操等锻炼,并尽量多地活动手指。老人在离退休后,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多交朋友,避免因情绪忧郁而引发疾病。多从事力所能及的脑力活动如看书、读报等,培养多种业余爱好如下棋、垂钓、绘画、书法等,丰富晚年生活,加快脑细胞的新陈代谢。
老年痴呆症患者早期除有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表现外,专家建议家属要多留意老人是否出现孤僻、自私、猜疑、幻觉、妄想、冷淡、情绪不稳、睡眠障碍等个性改变。一旦发现这些异常现象,要及时带老人就医。
天津市民政老年病医院院长李存荣建议家属不要使用伤害自尊心的语言横加指责老人,更不能采用关、锁的方法控制老人。要注意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尽可能不让患病老人直接接触电线、电器开关、热水瓶、煤气罐等。同时,要注意老人的饮食营养及一日三餐的定量和定时。另外,对于有言语障碍者要多进行口语训练,对瘫痪者要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专家认为,国家还应加大对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投入力度。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老年痴呆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引进和编排有利于老人肢体和大脑运动的健身操;利用全国67万多所各类老年人活动场所,开展一些简单、实用的健身和健脑活动;加强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老年痴呆症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