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王黄永胜趣闻轶事大公开
黄永胜其人
辽沈战役后,东北野战军浩浩荡荡入关。某日,黄永胜率八纵过山海关。将军豪气万丈,挥手直指关内,曰:“单是我们四野也能跟蒋介石一争天下!”而后率部挥师南下,直驱中南,解放广州,横扫八桂,强渡海南,屡建战功。建国后先后任第十三兵团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镇守南疆近20年,人称“中南王”。
黄永胜,湖北咸宁人,放牛娃出身。曾读一年私塾,参加红军后由士兵而班长,由班长而排长,积数十年军功,官至解放军总参谋长。杨成武将军曾言,黄永胜是我军由战士到班长、由班长到排长,一级一级打上来的。有人问杨,你不也是一级一级打上来的?杨答曰:“不,我当过团政委。当没当过军事干部大不一样。”
黄永胜原名黄叙钱,1927年秋随起义部队上井冈山。某日,国民党军偷袭至红军前敌委员会与红四军军部附近,时任班长的黄永胜主动率全班奋起反击,击退敌军。战斗结束后,毛泽东问其姓名,答:“报告毛委员,我叫黄叙钱。”毛泽东又问:“哪个叙字哪个钱呀?”黄答之。毛曰:“叙钱,叙钱,革命战士不应讲钱嘛!”即为之改名“永胜”。
1933年,红军某师长率部欲投敌,黄永胜闻讯率一团追赶,将全师安然带回,并由此获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颁发的“三等红星勋章”。据云,东北决战前夕,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因黄永胜作风问题,建议林彪以段叔权易黄永胜任八纵队司令员。林彪曰:“辽西三战三捷,永胜兵不过两万五,半月歼敌一万六,功劳不小。”又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就这样吧。”程子华不悦而退。
战争年代治军有术
黄永胜治军有术,尤善管理,颇有心得。
将军曰,管理教育,犹如制作木桶,不但要把木板刨光刨平,外围还要上竹箍,不然桶还是散的,不能装水。这个“刨”就是教育,“箍”就是管理,两者密切结合,才能成为有组织的力量。
解放战争中,四野部队南下时,黄永胜曾组织连以上干部言传身教行军中的管理经验,曰:“行军中的管理管什么理什么?衣食住行都要管,都要理。所谓衣,就是穿得舒服吗?鞋子合脚吗?袜子里线头有没有剪掉呢?包脚布包得好不好?所谓食,就是战士吃饱了吗?有没有吃生饭?饭里有没有沙子?有喝凉水的没有?所谓行,就是走的步子快慢恰当吗?起了风沙,风镜戴了没有?鞋子里有土,是否叫他停下来把土倒出来再走?所谓住,就是要看看地上湿不湿?铺草薄不薄?房子卫不卫生?有没有蚊子,怎样解决?”
(实习编辑:巧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