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避孕莫松懈(组图)
山东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高芹
到了更年期,女性月经变得不规律,排卵也减少,许多人会说,都快要绝经了,可以不采取避孕措施了。就是抱着这种心理,有一部分妇女在解除避孕措施后遇到了尴尬问题:自己要跟孩子的同龄人一起在医院里做人流手术。这样就有可能给工作和生活平添许多麻烦,不仅人工流产后会有感染、出血等问题,严重者还会加重更年期的各种症状。其实,在绝经之前,只要还有性生活,那就得避孕。虽然更年期卵巢功能发生了减退,但并非绝对不再排卵,只要有排卵,就有受孕的可能。所以,更年期仍需坚持避孕,不能松懈。
更年期又称为围绝经期,是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此期开始于40岁左右,历时短则1~2年,长则10余年。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及排卵,因而月经不规律,常为无排卵性月经。最终由于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对垂体促性腺激素丧失反应,导致卵巢功能衰竭,月经永久性停止,称绝经。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绝经年龄大大推迟,甚至直到55岁~60岁仍有月经,而月经的终止也不是突如其来的,女性绝经会经过数年时间,中间还会有反复。事实上,只有一部分人在闭经6个月后断经,而另一部分妇女闭经后还有一段月经,甚至在闭经1年后,10%的妇女还有月经。在此期间,虽然有排卵的月经周期逐渐减少,无排卵性月经增多,但仍间歇出现排卵性月经。只要有成熟的卵泡排出,就有怀孕的可能。在月经刚开始紊乱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可能性要更大些。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一项资料表明,40岁~44岁的妇女每年的怀孕率保持在10%左右,45岁~49岁的妇女中尚有2%~3%的妊娠率。这时,孕妇的身体状态、健康状态已不如从前,孕育及教养下一代会带来极大的困扰,而且更重要的是受孕后发育成畸胎的可能性较其他时期更大。据资料介绍,40岁以上的妇女的卵巢较易产生不健全卵子,或者卵巢分泌激素发生障碍,以至妊娠时葡萄胎发病率比年轻妇女高出4~7倍,且葡萄胎转变成恶性(恶性葡萄胎或绒毛膜上皮癌)的又比年轻妇女高6~10倍,且预后也更差。专家还指出,超过50岁的孕妇葡萄胎发病率较小于50岁者高3~6倍;50岁以上孕妇有20%~30%为葡萄胎。由此可见,年龄愈大,发生葡萄胎的可能性以及恶变的危险性愈大。
所以,更年期仍然有避孕的必要,而且,如何避孕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许多适合年轻女性的避孕方式并非完全适合更年期女性。不少女性试过以口服避孕丸作为常用避孕方式。的确,口服避孕丸方便快捷,并且安全性也不算低。此外,口服避孕丸还能调节月经周期,更可预防卵巢及子宫内膜肿瘤,对中年女性尤其有益。然而,由于绝大多数的口服避孕丸含有大剂量雌性激素,超出接近更年期女性需要量的五六倍,所以,更年期女性并不适宜用口服避孕丸来避孕。至于打避孕针,虽然临床上并不认为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却会导致月经不规则,对大多数更年期女性也不适用。
安全期避孕是采用错开精子和卵子相遇的时间,达到避孕的一种方法。处于更年期的妇女,其生理变化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卵子排出不规则,月经周期发生紊乱。同时,更年期的一系列身心因素都会对排卵发生影响。因此安全期避孕不适合于更年期妇女。
那么,哪些避孕方式适合更年期女性呢?首先推荐宫内节育器。原来放置避孕环的妇女,在更年期月经紊乱初期,如无不良反应仍可继续留置;若出血频繁或出血过多,可考虑提前取出,以免掩盖更年期疾病,贻误诊治。对于多数年长生过孩子的女性,使用宫内避孕装置,并不会出现宫内避孕装置脱落的情况,当她们的月经愈来愈少,宫内避孕装置对月经的影响也就愈来愈少。
其次就是避孕套。避孕套无不良反应,只要使用得当,避孕率是相当高的,并且还可以预防交叉感染。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使阴道黏膜萎缩变薄,降低了抗感染的能力。如果阴道分泌物少,还可在避孕套上涂上避孕膏或人体润滑剂以增加润滑度。
另外,就是外用避孕药。比如外用杀精子的药膜。性交前5分钟放入阴道内,既能杀精避孕,又能润滑阴道,避孕效果可达95%。对于避孕栓、避孕软膏,常推荐与阴道隔膜或避孕套同时使用,既增加避孕效果,又起到润滑作用。
更年期妇女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幸福平稳地度过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