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吃的药到哪里去了?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可见在很多年前,人们就清楚地认识到药物和毒物的关系,使用药物的情况、方法、剂量的不同都有可能使它变成一剂毒药。其实,我们平时在吃药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的药物只是我们吃进去的药物中的很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药物都没有发挥作用就被人体排出去了,这是因为药物发挥作用需要存在一个血药浓度,也就是说对于血液内药物的浓度高低是有要求的,达到了这个浓度才能发挥作用。
有人不禁会问,既然药物没有发挥作用,那岂不是成了人体的毒药了。此话有一定的根据,因为这些药物存在于体内的话势必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工作,但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这种影响呢?这又要得益于肝脏了。肝脏是一个“迎毒而上”的器官,当有毒物进入机体时,它就做好了准备来迎接挑战。药物在消化器官内消化吸收入血液内后,最终会到达肝脏,而肝脏此时正展开双臂迎接它的挑战了,只见肝脏不慌不忙地把药物揽入自己怀中,借助于自己的各种酶类,使用将药物氧化、还原、甲基化、乙酰化等方式让它们和葡萄糖醛酸等体内本来就存在的物质相结合,把它们变成了无毒的物质,最终将其排除体外。而这个解毒的过程又是与它分解蛋白质、糖类、脂肪等物质的代谢过程紧密相关的。就这样,肝脏在废除毒物的“武功”上,可谓功不可没啊。
阅读更多内容请点击家庭医生博客
(责任编辑: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