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1型糖尿病打造“三大法宝”
“糖尿病不应被看作是人生的阻碍;勇于挑战和超越自己,才能成为赢得人生的英雄!”刚刚从美国参加完“美敦力秋季双子城马拉松赛”载誉归来的张乐庭一直如此坚信。做为一个患1型糖尿病二十余载的“老糖友”,是什么力量助力他完成这样的生命奇迹?10月25日,“全球英雄”归来——关爱1型糖尿病患者媒体沙龙活动上,糖尿病专家指出,抱有积极的态度,选用正确的疗法,掌握科学的疾病管理方法,糖尿病的病程完全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大大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现年55岁的张乐庭患1型糖尿病已二十余年,却做到了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十年如一日参加长跑锻炼,多次在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获得好名次。2010年10月初,张乐庭入选美敦力“全球英雄”活动,作为唯一的中国选手远赴美国,参加了“美敦力双子城马拉松赛”,在7000多人参加的马拉松比赛中获得了前650名的好成绩!
众所周知,血糖控制一直都是老糖友最关注也最头痛的问题。即使依照标准的手工注射方式,依然不能避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降得过低、无法为人体维持日常活动提供足够能量时,就会出现低血糖。如果不进行治疗,低血糖会导致神志不清,严重情况下甚至致人死亡。运动似乎更与糖尿病患者绝缘了。
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完美的血糖控制为张乐庭的长跑梦想打下坚实基础。1999年开始佩带美敦力胰岛素泵来精细控制血糖至今的张乐庭,有效减少了血糖波动,大幅度降低了低血糖的风险,身高1.7米的他体重也从原来的45公斤恢复到65公斤。良好的身体状况不仅使张乐庭更为乐观积极,也为他打开了长跑的梦想之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介绍说,在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基础上,采用胰岛素注射方法来控制血糖是目前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胰岛素泵的优势在于能精确地、24小时持续不断地向患者皮下输注胰岛素,从生理角度模拟人体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即“人工胰腺”;而传统的一日多次注射方式无法使注射的胰岛素与人体的生理需求相匹配。尽管已出现了(注射用)新型长效胰岛素,低血糖仍是有效控制糖尿病的一大障碍。胰岛素泵疗法输注胰岛素的模式与人体释放胰岛素的方式相似。这降低了出现严重低血糖事件的风险,同时它又能帮助病人摆脱每天多次注射的困扰。使得患者能够灵活地过上更具活力的正常生活。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文英指出,中国目前的1型糖尿病患者人数远远少于2型糖尿病,导致公众和医生对于1型糖尿病的认知不足,1型糖尿病患者在疗法选择和自身疾病管理方面走了很多弯路,严重者更贻误了病情。1型糖尿病患者只要发现及时,正确疗法配合科学的疾病管理来控制血糖,完全可以有效的控制病程,防止或大大延缓并发症的产生。
张乐庭在分享自己的治疗心得时说:“有了胰岛素泵,我能够根据每天的运动与饮食情况随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使我在运动时也不会低血糖。长期佩戴胰岛素泵加上我坚持长跑锻炼,不但使我的血糖保持稳定,而且我的心理状态也非常好,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并发症发生。回想刚刚患病时的沮丧、无助、彷徨,现在的我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失落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自己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管住嘴、迈开腿,将健康人生坚持到底!”
(实习编辑:李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