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留下吧健康网> 皮肤科 > 结直肠癌筛查,结肠镜 PK 粪便免疫化学试验

结直肠癌筛查,结肠镜 PK 粪便免疫化学试验

时间:2022-06-10 08:14:53 皮肤科 我要投稿

结直肠癌筛查,结肠镜 PK 粪便免疫化学试验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月2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的意向筛查分析显示,采用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进行的单次筛查在检出结直肠癌方面的有效性与单次结肠镜检查相同,但结肠镜检查在实际接受筛查的受试者中检出的癌症病例更多。此外,FIT检出腺瘤(有些为癌前病变)的效能较差,提示如果完全依赖FIT可能会丧失预防癌症的机会(N. Engl. J. Med. 2012;366:697-706)。

以上是西班牙加那利岛大学医院胃肠病科的Enrique Quintero博士及其同事对一项为期10年(将于2021年完成)的临床研究的期中分析结果。在这项随机对照研究中,研究者假设每2年1次FIT筛查在降低10年后中危受试者的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率方面的作用不劣于单次结肠镜检查。

该研究的受试者是来自西班牙8个地区的50~69岁男性和女性居民。这些受试者受邀在15家三级医院进行FIT(n=26,599)或结肠镜检查(n=26,703)。结肠镜检查组仅5,649名受试者同意接受筛查,并且仅4,953名实际接受结肠镜检查,另有1,628名转而接受FIT检查。FIT组共9,353名受试者同意接受筛查,其中8,983名实际接受FIT检查,另有106名转而接受结肠镜检查。参与FIT检查的受试者比例为34.2%。2组参与率均非常低,但FIT组的参与率高于结肠镜检查组。在首轮筛查中,2组检出结直肠癌的受试者数相似。意向筛查分析显示,结肠镜检查组和FIT组中分别有30名(0.1%)和33名(0.1%)受试者检出结直肠癌。对实际接受筛查的受试者进行分析发现,结肠镜检查组和FIT组分别有27名(0.5%)和36名(0.3%)受试者检出结直肠癌。2组的肿瘤分期相似。然而,结肠镜检查在包括晚期腺瘤[比值比(OR)=4.32]和非晚期腺瘤(OR=25.98)的腺瘤检出率方面优于FIT。结肠镜检查组24名(0.5%)受试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12名发生出血,1名发生肠穿孔。FIT组无受试者发生严重并发症,但在一些具有阳性结果并随后接受结肠镜检查的受试者中,8名发生结肠镜检查所致的出血。

该研究的主要预后指标(10年后的结直肠癌死亡率降幅)尚不可评价。研究者表示,随着2年1次的FIT筛查的持续进行,将可检出更多的结直肠癌病例,并导致该组的癌症检出率增加及死亡率降低。另一方面,结肠镜检查组检出和切除的腺瘤数多于FIT组,因此结肠镜检查组预防的肿瘤病例可能更多。

在随刊述评中,奥斯陆大学 Rikshospitalet 医院的Michael Bretthauer博士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Mette Kalager博士指出,FIT检出腺瘤的效能较低,而腺瘤是很可能进展至癌的病变,表明FIT不是检测腺瘤的好方法(N. Engl. J. Med. 2012;366:759-60)。

该研究获多家机构支持。研究中用于FIT的自动分析仪及相关材料由日本荣研化学株社会及Palex Medical和Biogen Diagnostics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