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是什么病
血管瘤在镜下有细胞不完全分化和核有丝分裂现象,但这并不象征是恶性。按其生长方式,有些血管瘤生长迅速,向周围邻近组织侵犯,侵入肌肉组织,甚至骨骼,破坏正常组织,造成肢残及面部畸形。具有损坏正常组织和器官功能等恶性肿瘤的生长特性,但是并不发生远处转移,绝大多数是属于良性肿瘤。增殖性血管瘤由局灶性的内皮细胞、血管外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肥大细胞组成。常常与淋巴管组织混存。生长活跃时血管腔结构紊乱,形态多异,甚至闭塞。内皮细胞条索状或片状,分化度介于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恶习变概率大大高于普通血管瘤。
深部血管畸形常有扩大的血管腔,其中可见血栓形成,血栓可机化或钙化。瘤内亦可见小动脉、静脉、动静脉瘘。在婴幼儿时期,瘤体增生和退化交替进行。部分肿瘤表现增生,部分则出现退变。2~5岁时以后相对稳定,内皮细胞变小,增生不活跃,但在血管内压力的作用下可表现为血管腔隙增大,瘤体增大,或者形成动-静脉瘘。血管瘤的生长方式多属于管腔扩张。管腔扩张是由肿瘤血管与体循环交通后血液充盈及重力原因造成淤血,发生机械性挤压使血管扩张,血管内血液充盈张力扩张深入肌肉及邻近组织之间,呈现浸润性生长状态。转移性血管瘤极其罕见。
必须指出,既然血管和淋巴管为同一来源,因而常有动脉、静脉和淋巴管混合结构的肿物,虽然其中之一往往占优势,这种血管和淋巴管混杂的肿瘤称为淋巴血管瘤。另外在临床上经常遇见一些血管瘤组织中混合有脂肪组织结构、神经组织结构等称之为脂肪血管瘤、神经血管瘤、纤维血管瘤等。
脑血管瘤
脑血管瘤又称海绵状血管瘤,血管母细胞瘤,毛细血管血管瘤等.它们在间质中间形成一个致密的网。以后随着各器官的发育,原始脉管网逐渐分化成与器官联系的许多血管丛和淋巴管丛。虽然对外周循环系统的最终形成过程还不甚了解,但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肯定是与脉管内的流量和压力有密切关系,在原始阶段,动脉、静脉和淋巴管的结构是没有区别的,只有在以后才形成供应血管(动脉),引流血管(静脉)和淋巴管、血管中层的肌纤维和外膜的结缔组织,都是从包围原始内皮细胞的问质中发育出来的。在分化的过程中上述组织的任何异常都可以形成肿瘤,发生血管瘤或(和)淋巴管瘤。血管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丛状期、网状期及管干期3个阶段。如在某一个阶段的正常发育过程中发生障碍或异常,则可出现该阶段正常发育形态的畸形。在丛状期,有些毛细血管如果停止发育,就会产生毛细血管瘤和痣。在网状期,如果因扩大的血管聚成团,并趋向融合在一起,就可以表现出海绵状血管瘤和动脉瘤。在管干期,若粗大异常的血管干与大体循环有广泛的交通,则表现为蔓状血管瘤。血管瘤实际是一种先天性血管发育畸形。血管瘤的起因尚不明了。有人发现有家族史的病人占20%,其遗传特性缺乏稳定性。女性发病率较高,雌激素对血管瘤发病过程存在一定相关性。血管瘤最常见于儿童,发病率约为1%~2%,其中70%~90%见于<1月龄新生儿。早产儿(娃振期30周,体重1500g)多见,发生率可达20%女孩比男孩多见,约5-8:1血管瘤多为单发,约有1/5病例属于多发。笔者观察到多发性血管瘤病人大部分在身体一侧肢体,一般不超过身体中线,只有15%左右多发性血管瘤发生在肢体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