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留下吧健康网> 皮肤科 > 婴儿湿疹的食疗方法

婴儿湿疹的食疗方法

时间:2022-06-11 22:22:50 皮肤科 我要投稿

婴儿湿疹的食疗方法

  婴儿湿疹如何饮食治疗?中医学认为,婴儿湿疹与婴儿体质有关,多由喂养不当,内生湿毒,外受风邪引起。如注意喂养,在小儿1岁左右断奶后,湿疹可逐渐痊愈。乳母在哺乳期应注意少食牛奶刺品及辛辣、海产品等食物。此外,要保持患儿大便通畅。治疗常采用清热、利湿、健脾等方法。湿疹食疗及外治方法如下。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俗称“奶癣”,是一种因过敏或遗传引起的皮肤过敏。婴儿湿疹有以下几种发病原因,只有找到根源才能有效地应对:

  首先,湿疹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宝宝父母有湿疹病史,或对某种食物及环境因素过敏,应尽量避免让宝宝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其次,牛奶、配方奶中含有大量异体蛋白,极易引起过敏,只要停止喝牛奶,试着改用其他配方奶粉就可能减轻湿疹。另外,牛奶要多煮一会儿,还可以在奶中加1/3的米汤;鸡蛋、鱼、虾、蟹、巧克力等都可能会引起过敏,哺乳的妈妈最好别吃;羊毛、人造纤维、花粉、汗液、尿液、空气干燥都可能引发湿疹,患有湿疹的宝宝要远离以上环境因素。

  李教授表示,得了湿疹后,家长不要替宝宝乱涂药,应带宝宝去看医生,给出准确的治疗方法。在家中的护理要注意以下方面:给宝宝洗澡的时候要用温水,沐浴剂一定要冲净。洗完后,擦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无色无香味的润肤霜。宝宝冬季室外活动时,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中,宝宝的衣服应以纯棉为主,家里不要养宠物。经常给宝宝剪指甲,以减少抓伤的机会。患婴儿湿疹的宝宝少吃动物蛋白质,如牛奶、蛋,如果不确定过敏源,就不要随便禁食某种食物,以免缺少营养。宝宝大小便后还要及时清洗,以免尿液刺激。

  在采访中,吉林省中医院的张兵医师给出了以下几种应对婴儿湿疹的食疗方法,请对症选择。
  针对湿热型急性湿疹(皮疹潮红、肿胀、渗液、结痂、瘙痒、小便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的“绿豆薏苡仁汤”:绿豆、薏苡仁各30克,煮烂后加入白糖调味,一天内分几次食完,连服5~7天。

  针对脾虚型亚急性湿疹(肤色暗红、有少许液体渗出、部分干燥结痂,反复发作。面、足浮肿,舌淡、苔白)的“玉米须芯汤”:玉米须15克、玉米芯30克,先煎玉米须、玉米芯,去渣取汁,加冰糖调味,代茶饮用。可连服5~7次。

  针对血燥型慢性湿疹(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或呈苔藓状、患部剧烈瘙痒,常反复急性发作。舌淡、苔薄白或净)的“红枣扁豆粥”:红枣10只、扁豆30克加水煮烂熟,加入红糖,服食,红枣的营养价值对缓解婴幼儿湿疹有不错的效果。婴幼儿减量。


  一、丝瓜汤:取新鲜丝瓜30克,切成小块放入有水的锅内煮熟后加盐让宝宝喝汤,并将丝瓜同吃下去,对奶癣有渗出型(有流水症状)效果显著。

  二、绿豆百合汤:绿豆、百合各30克,按平时常用方法煮汤,豆子熟后连渣带汤一同饮用。减轻奶癣痛痒症状。

  三、泥鳅汤:新鲜泥鳅30克洗净放入水中煮熟,汤汁加少许盐饮用,适用奶癣症状严重者。

  湿疹中医食疗验方

  一、生薏仁15克、赤小豆15克加水同煮,酌加白糖少许,早晚分服。

  二、生薏仁15克、荸荠5-6个,洗净切片加水,白糖少许同煮,早晚分服,婴儿可单独喂汤,有咀嚼能力的连同食物同服。

  婴儿湿疹食疗方法

  湿疹是小儿常见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儿童,但以婴儿更为多见。湿疹初起,两颊皮肤干燥,并生出密集的丘疹;丘疹可逐渐变为水泡,同时有水液渗出,湿烂,渗水干燥后结成大片黄色结痂。少数患儿除脸颊外,也可蔓延到额头、颈部、肩部,甚至躯干、四肢等处。湿疹反复发作可造成患处皮肤粗糙。目前,湿疹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多数人认为与某些致敏因素及家族遗传有关。家长要注意查找有无食物和衣物过敏的相关因素。

  1?食疗食谱
  1)薏米红豆煎: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马齿苋煎:鲜马齿苋30~60克,水煎,每日分数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3)冬瓜汤:带皮冬瓜250克,切块,煮汤食用。
  4)黄瓜煎:黄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5)绿豆海带粥:绿豆30克,水发海带50克,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2?外治法
  湿疹除内服用药(食)外,同时配合外治法,疗效会更好。外治方:
  1)紫草油:紫草9克,用香油适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捞出紫草即可,每日数次,用油涂患处。
  2)鸡蛋馏油: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黄呈焦糊状即可,取油频涂患处。
  3)乌贼骨适量研细粉,散敷湿疹处,每日数次,适用于有渗出者。
  4)文蛤散:文蛤100克,川椒50克,轻粉3克。将文蛤打成细块,炒至金黄,入川椒同炒至黑色,以起烟为度,入密封罐内封存。第二日加入轻粉,共研细末。香油调搽。
  5)包云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匀,麻油拌成糊状,摊于纱布上卷成如指头粗条,用线扎紧,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点一头,下用粗碗接着。布灰陆续剪去,取所滴药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适合伴局部感染者。
  6)土豆洗净,切碎捣烂,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昼夜换药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