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和意义
【尿量异常】 常见的有少尿、无尿,多尿,夜尿等。l 少尿与无尿: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少于17ml。无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0-100ml。少尿和无尿多数与肾功能衰竭有关。l 多尿:指24小时尿量大于3000ml或每分钟大于2ml。多尿的原因有水摄入过多、肾小管及肾间质病变、肾脏排水增加和体内某些物质(如葡萄糖等)从尿中排泄过多等。l 夜尿:指夜间(晚上6点-次日早晨6点)尿量超过全天尿量的一半。大多与肾功能不全有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些也会夜尿增多,某些精神因素也会引起。但仅排尿次数多而尿量不增加者,不属夜尿增多范畴。
【排尿异常】 常见的有尿频、尿急和尿痛,尿失禁,尿潴留,尿流异常和遗尿等。l 尿频、尿急、尿痛:尿频指排尿次数增加(正常人白天平均排尿4-6次,夜间0-2次)。尿急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或刚排完尿又急着要排,常常急而不能自控。尿痛指排尿时尿道产生痛疼或烧灼感。这三个症状并存又称之谓“尿路刺激征”,是泌尿系统炎症的特征性表现。l 尿潴留:指排尿障碍导致尿液停留于膀胱内而无法排出。多与尿道的部分和完全性梗阻有关(如前列腺增生),某些药物和神经系统疾病也会引起。l 尿失禁:指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溢出。可见于下尿路解剖或功能异常、神经性膀胱等。l 尿流异常:排尿时尿线无力,尿流缓慢甚至中断,排尿后又有尿液流出。原因主要和尿道和前列腺疾病有关。遗尿:指三岁以上的孩子入睡后不自觉地的尿床,多属于功能性,但也可由于器质性原因造成。 【尿液成分异常】 常见的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白细胞尿、脓尿和细菌尿。 【腰痛】 常见的有肾绞痛,肾区钝痛及胀痛。肾绞痛:疼痛突然发作,常向下腹、外阴及大腿内侧等部位放射,呈间歇性剧烈绞痛。常由输尿管内结石、血块或坏死组织阻塞所致。肾区钝痛及胀痛:泌尿系统疾病所致的肾区疼痛包括:1)肾脏肿大牵撑肾被膜引起,如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肾盂积水、多囊肾、肾癌、肾下垂等。2)肾周疾病所致腰痛:如肾周围脓肿、肾梗塞并发肾周围炎、肾囊肿破裂及肾周血肿等。但是,许多腰痛是由脊柱及脊柱旁软组织疾病引起,胰、胆、胃部疼痛也常放射到腰部。 【水肿】 分肾炎性水肿,肾病性水肿,肾衰竭水肿。肾病性水肿:是由于长期、大量的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过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产生水肿,这个时候血液中的蛋白含量低,组织间隙蛋白含量也就低,所以水肿多从下肢部位开始。肾炎水肿:由于“球-管失衡”和肾小球滤过分数下降,导致的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张,这时会伴RAAS活性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高血压等因素而使水肿持续和加重,因此这个时候的水肿组织间隙的蛋白含量高,水肿多从眼睑、颜面部开始。肾衰竭性水肿:肾脏通过增减尿量主宰着水的调控。肾衰竭时水的调节就会出现问题,导致少尿甚至无尿,水无法排除形成水肿。 【高血压】 由肾实质和肾血管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之为肾性高血压。常见于急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衰竭竭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尿酸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等)、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