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留下吧健康网> 皮肤科 > 疱疹和生殖器疱疹

疱疹和生殖器疱疹

时间:2022-06-11 22:18:07 皮肤科 我要投稿

疱疹和生殖器疱疹

疱疹是一组具有包膜的DNA病毒。 现有70多种。因代表种──单纯疱疹病毒能引起匐行性疱疹而得名。疱疹科病毒在形态上从外至内有4 种明确的结构成分:①最外层是直径120~200纳米的包膜;②位于包膜和衣壳之间的均质层;③直径100纳米、由162个壳粒组成的二十面体衣壳;④中央为线型dsDNA(双连DNA)基因组。病毒衣壳在细胞核内装配,形成巨大的A型包涵体,后经核膜以芽生方式获得包膜。疱疹科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引起人和许多动物多种多样的感染,主要侵犯皮肤、粘膜和神经组织。除急性感染外,还有潜伏感染和反复发作的倾向。某些成员具有在体内致癌和在体外转化细胞的能力。

生殖器疱疹是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II(HSVII)引起的性传播病。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仅次于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在我国亦为常见性传播病之一。本病发病率高,可通过胎盘及产道感染新生儿,导致流产及新生儿死亡,与宫颈癌的发生也有关,危害较大,又无特效疗法,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生殖器疱疹病因]

  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所引起。单纯疱疹病毒分为两型即HSV-1和HSV-2。HSV-1通过呼吸道、皮肤和粘膜密切接触传染,主要引起口唇、咽、眼及皮肤感染,少数(约10%)亦可引起生殖器感染。HSV-2则是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体(90%),存在于皮肤和粘膜损害的渗出液、精液、前列腺分泌液、宫颈、阴道分泌液中,主要通过性交传染,引起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消退后,残存的病毒经周围神经沿神经轴长期潜存于骶神经节,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某些激发因素如发热、受凉、感染、月经、胃肠功能紊乱、创伤等作用下,可使体内潜伏的病毒激活而复发。人类是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离开人体则病毒不能生存,紫外线、乙醚及一般消毒剂均可使之灭活。

  [生殖器疱疹临床表现]

  生殖器疱疹感染后平均约4~5日,外阴患部先有灼热感,旋即发生成群丘疹,可为一簇或多簇,继之形成水疱(图)。数日后演变为脓疱,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浅溃疡,自觉疼痛,最后结痂自愈,病程约2~3周。皮损多发于男性的包皮、龟头、冠状沟和阴茎等处,偶见于尿道口;女性则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阴阜、子宫颈等处,亦见于尿道口。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往往伴有全身不适,低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局部淋已结肿大。本病常复发,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较原发者轻,损害小,往往无全身症状。男性同性恋可出现肛门直肠HSV-2感染,其发病率仅次于淋球菌所致的肛门直肠炎,临床表现为肛门直肠疼痛、便秘、分泌物增加和里急后重,肛周可有疱疹性溃疡,乙状结肠镜检常见直肠下段粘膜充血、出血和小溃疡。

  [生殖器疱疹诊断]

  根据外阴部成群水疱、局部灼热感、有复发史、病程较短等典型特点,诊断不难。对某些不典型损害可进行实验室诊断,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①细胞学诊断:取病损基底处细胞作涂片用瑞特姬姆萨或帕氏(Papanicolaou)染色,寻找大的多核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核内嗜酸包涵体有助于诊断。②疱疹病毒的细胞学检查:取细胞作涂片,加荧光标记的HSV-1及HSV-2型单克隆抗体,荧光显微镜下查到多核巨细胞内发苹果绿色荧光的病毒包涵体可作出诊断。③疱疹病毒组织培养:用人胚成纤维细胞、人羊膜细胞、肾细胞等作病毒分离培养,用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可以确认,但操作复杂,费用昂贵。④电镜检查:有确诊价值但不易普及。⑤疱疹病毒的血清学诊断:检测HSV特异性抗体,在诊断上实用价值不大。

  [生殖器疱疹治疗]

  (一)全身治疗

   为高度广谱,可抑制病毒DNA聚合酶,阻止DNA的合成。口服每次200mg,每日5次,连服10日。或静脉给药5mg/kg,每8小时1次,共5日。
  阿糖胞昔0.2~2mg/kg,静滴共5日。
  酞丁胺能抑制HSV的复制,对复发性疱疹疗效好。
  聚肌胞2mg肌注,每2~3日1次。
  静脉或皮下注射a2干扰素,转移因子肌注,等内服亦有一定疗效。
  (二)局部治疗 可用复方锌铜湿敷,5%软膏,酞丁胺软膏,0.1%疱疹净液,0.1%龙胆紫液等外用。

生殖器疱疹的传播途径
   人群中HSV感染较为普遍,人是疱疹病毒的自然宿主。主要传染源是生殖器疱疹患者和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追查男性的传染源,近半数归咎于嫖妓,其他几乎来自各种类型的不洁性行为的性滥者。生殖器疱疹患者是在与性伴的性接触中感染上本病的,而这些性伴通常不知道自己已患上了生殖器疱疹。这就是生殖器疱疹广泛蔓延的原因之一。
  
  HSV-1常由飞沫和唾液传播,而HSV-2几乎都是性接触传播。

生殖器疱疹的治疗
 1、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治疗方案:

   (1)无环鸟苷400mg每日3次共7~10天。

   (2)无环鸟苷200mg每日5次共7~10天。

   (3)250mg每日3次共7~10天。

   2、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推荐治疗方案:

   (1)无环鸟苷400mg每日3次共5天;

   (2)无环鸟苷200mg,每日5次共5天

   (3)地鸟苷800mg每日2次口服共5天;

   (4)125mg每日2次口服共5天,

   (5)万乃洛韦500mg每日2次口服共5天。

3、复发频密的生殖器疱器疹(如每年76次)可采用每日抑制疗法,该疗法可在治疗期间%减少的复发次数,然而该疗法既不能消除潜伏的疱疹病毒感染,停药后也不能减少复发的次数的严重性。每日抑制疗法推荐治疗方案::

   (1)无环鸟苷400mg,每日2次口服。

   (2)250mg口服每日2次。

   (3)万乃洛韦250mg口服每日2次。

   (4)万乃洛韦500mg每日1次。

   (5)1000mg口服,每日1次,通常治疗1年宜停药观察。

4、重症患者需住院治疗,可无环鸟苷5~7.5mg/kg体重,8小时1次,~连续天或至临床症状消失。

5、合并HIV感染患者合并HIV感染的生殖器疱疹应用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剂量越大、疗效越好。

推荐(1)无环鸟苷400mg每日3~5次口服至皮损愈合。

(2)500mg每日2次口服至临床症状消失。重症患者静脉注射无环鸟5mg/kg/8h。

6、疱疹性直肠炎无环鸟苷400mg每日5次至临床痊愈免疫受抑制或重症患者可静注无环鸟苷5mg/kg/8h,至临床症状消失。

   (1)无环鸟苷400mg每日3次共7~10天。

   (2)无环鸟苷200mg每日5次共7~10天。

   (3)250mg每日3次共7~10天。

生殖器疱疹的流行状况

前生殖器疱疹的流行情况在STD中非常引人注意,它已成为欧美最常见的性病之一。如英国自1971年的4000例增至1985年的20000例。在美国,1966-1984年已增加了15倍。估计美国人群累计病例超过3000万。本病占STD中第5位(7.7%)。在欧美国家中占5%-10%,特别是最近由于性行为多样化,口腔性行为的普遍,生殖器从口腔感染HSV相对增多。

  另外还有一个背景,即对HSV无免疫,故成人感染增加。HSV-2是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体,90%生殖器疱疹病例是由HSV-2型引起,10%HSV-1型引起。世界各地HSV-2型患病率显著增加,临床所见的生殖器疱疹患者中,年龄最小者16岁(女),最大者为69岁(男),无论男或女均以20-3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其比率分别是38%(男)和52%(女)。在美国大学生中,HSV-2血清流行率仅2%-4%,而家庭诊所就诊者则高达25%~30%。在美国总人口中近10年HSV-2血清流行率增加了1/3,达23%。在发展中国家,HSV-2血清流行率更高,如乌干达妇女保健诊所高达41%,秘鲁STD中心为83%。

  在我国近几年生殖器疱疹也明显增加。但发病率没有详细统计。

#p#分页标题#e#

·什么是生殖器疱疹?

·有关生殖器疱疹的问题   

·生殖器疱疹的发病机理  

·生殖器疱疹的传播途径  

·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表现

·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措施

·生殖器疱疹各种治疗方

·生殖器疱疹护理与饮食

·易与生殖器疱疹混淆?  

·生殖器疱疹患者的饮食

·生殖器疱疹患者的护理

·生殖器疱疹由什么引起

·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生殖器疱疹呢?

·生殖器疱疹的鉴别疾病

·生殖器疱疹的流行状况

 

疱疹病毒介绍:

疱疹是一组具有包膜的DNA病毒。 现有70多种。因代表种──单纯疱疹病毒能引起匐行性疱疹而得名。

  疱疹科病毒在形态上从外至内有4 种明确的结构成分:①最外层是直径120~200纳米的包膜;②位于包膜和衣壳之间的均质层;③直径100纳米、由162个壳粒组成的二十面体衣壳;④中央为线型dsDNA(双连DNA)基因组。病毒衣壳在细胞核内装配,形成巨大的A型包涵体,后经核膜以芽生方式获得包膜。


  疱疹科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引起人和许多动物多种多样的感染,主要侵犯皮肤、粘膜和神经组织。除急性感染外,还有潜伏感染和反复发作的倾向。某些成员具有在体内致癌和在体外转化细胞的能力。

  1978年,依据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结构把本科分成α、β和γ3个亚科:① α亚科,以单纯疱疹病毒为代表种,DNA分子量较小,复制较快;②β亚科,以人巨细胞病毒为代表种,DNA分子量较大,复制较慢;③γ亚科,以爱泼斯坦-巴尔氏(EB)病毒为代表种,以感染淋巴细胞为特征。

  人的疱疹病毒有4种:①单纯疱疹病毒,其包膜含有病毒抗原和细胞本身成分。这种病毒有两个血清型,即1型(HSV-1、HHV-1,α)和2型(HSV-2、HHV-2,α)。HSV-1多在幼儿期感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侵犯皮肤、粘膜和神经系统。原发感染后,病毒可潜伏终生,受诱发因素刺激后复发,因而潜伏感染和反复发作是本病的重要特征。HSV-2多在成年人,主要通过性交传播,侵犯泌尿生殖道。两者均产生疱性病变并有致癌的可能。除人外,还可感染多种实验动物和细胞培养,引起典型的细胞病变。②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ZV、HHV-3,α),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两种病,只有1个血清型,目前尚未找到易感动物,在细胞培养中能繁殖,但不易释放。水痘多见于儿童,带状疱疹则多见于成年人,是患水痘后病毒潜伏下来并经诱发因素作用而复发的结果。③爱泼斯坦-巴尔氏病毒(EBV,HHV-4,γ),通常为不显性感染,以后可能以潜伏感染方式在人体B淋巴细胞内终生存在,并从部分人的鼻喉部排出。已知这种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并与伯基特氏淋巴瘤和鼻咽癌的病因有密切关系。中国3~5岁儿童90%以上已感染过EB病毒。④巨细胞病毒(CMV HHV-5,β),旧名唾液腺病毒,按宿主种属的特异性分为人巨细胞病毒、豚鼠巨细胞病毒等。本病毒的特征是复制周期长、宿主细胞明显增大并有核内和细胞质内包含体。人巨细胞病毒可由母亲传染胎儿,是引起畸胎的原因之一。

  畜禽的疱疹病毒主要有下列 7种:①伪狂犬病病毒(PRV,α),分布遍及全世界。猪、牛、羊和狗等动物中引起的病称奥耶斯基氏病,多数动物产生局部奇痒,最后死亡。猪是病毒的主要宿主,幼年猪被感染后常出现脑膜脑炎,成年猪不表现症状。病毒在病畜脑内浓度很高。 鸡胚或1日龄雏鸡可人工感染。病毒对细胞培养的感染范围较广,并产生细胞病变。受过感染的动物,在血清中产生中和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人有个别呈良性伤口感染的报告。现已有预防伪狂犬病的有效疫苗。②马赖克氏病病毒(MDV,γ),引起鸡的马赖克氏病,以内脏和外周神经的单核细胞浸润和肿瘤形成为特征。1967年才被确定与禽白血病病毒完全不同。全世界均有此病毒,中国已于1973年分离出来。无包膜的裸露病毒粒具有高度的细胞结合性,在血细胞和肿瘤组织中经常占绝大多数,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很低,但有包膜的、脱离细胞的病毒粒则有很强的抵抗力,主要在羽毛囊上皮细胞中形成。本病毒不能经卵传递。它能在鸡、鸭和鹌鹑胚的细胞培养中生长,产生细胞病变和核内包涵体。多次连续传代后,其毒力减弱并丧失致瘤能力。用琼脂凝胶沉淀试验可验出A、B、C3种抗原。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它对人无害。用火鸡疱疹病毒(HVT)制造的疫苗预防效果良好。③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α),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牛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道炎(即媾疹)故又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道炎(IBR/IPV)病毒,20世纪50年代才在美国发现,后来许多国家陆续有报道,中国1979年从进口的奶牛中分离出此病毒。牛是天然宿主,人不易感染。病毒存在于病牛的鼻、眼分泌物和流产牛的胎盘以及公牛的精液中。病牛血清中有特异性中和抗体。美国已生产疫苗。④马鼻肺炎病毒(ERPV,α),又称马流产病毒,能凝集马、地鼠和豚鼠的红细胞,这与多数其他疱疹病毒不同。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中国也有发现。从马体可分离出3种疱疹病毒,即EHV-1、EHV-2和EHV-3,其抗原性各不相同。EHV-1(马鼻肺炎病毒)和EHV-2(马巨细胞病毒),尚未证明有病原性;EHV-3为马交合疹病毒,引起生殖道疾病,但也可能与呼吸道的不显性感染有关。马鼻肺炎已有预防用疫苗。⑤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α),宿主特异性很强,只有鸡和雉易感。中国有此病毒。已有预防疫苗。⑥恶性卡他热病毒(MGFV,γ)仅牛易感。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中国尚未见报道。⑦鸭瘟病毒(DPV,α)鸭(尤其是雏鸭)、鹅和天鹅均易感,但鸡不易感。荷兰对此病毒研究最早,随后,在许多国家中发现。

 


 


 


共分为1页 [1]当前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