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乙肝治疗策略
优化治疗策略 让抗病毒疗效再上新台阶
佛山日报讯 记者李皓报道:近日,在南宁召开的第八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上,国家“十一五”乙肝攻关项目(EFFORT研究)76周研究数据以及前不久欧洲肝病年会(EASL)上公布的2410研究备受瞩目,成为专家媒体关注讨论的热点话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任红教授指出,EFFORT和2410两项大型国际临床试验初步证明,通过不断优化现有的治疗方案,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可以再上一个新台阶。
肝硬化、肝癌是慢性乙肝最常见的两种并发症,也是严重影响患者寿命的“终极杀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万谟彬教授 在会上谈道:“患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需求是能否避免终身服药。”在中国,大约60%的慢性乙肝患者的e抗原呈阳性,即通常所说的“大三阳”。如果这部分患者服药后不仅乙肝病毒DNA转阴,还出现了e抗原血清学转换,即e抗原消失,e抗体出现,就说明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得到了改善,乙肝病毒的复制可以通过机体本身受到很好的控制。临床上,这种HBV DNA被抑制到检测不到和出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我们通常叫做“双达标”,一旦出现“双达标”, 一方面预示患者肝硬化、肝癌风险的大大降低,预后大大改善,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如果再坚持一段时间的规律治疗,他们就有希望实现科学停药。万谟彬教授说:“‘双达标’是实现上述两点患者需求的前提,目前国内上市的4种口服药物抗病毒药物中,替比夫定上市最晚,在‘双达标’方面表现更突出。”
任教授进一步指出,本次肝病年会公布了全球最大、设计最严谨的临床试验EFFORT研究的最新结果,参与研究的患者在服用替比夫定24周后检测乙肝病毒DNA水平,研究结果显示,患者通过优化治疗,疗效明显改善,乙肝病毒DNA达到检测不到的比例高达72%,同时,耐药比例也大大降低,仅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