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留下吧健康网> 皮肤科 > 给受损肝脏“种下复活的种子”

给受损肝脏“种下复活的种子”

时间:2022-06-11 22:30:26 皮肤科 我要投稿

给受损肝脏“种下复活的种子”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在医学教科书上,对于肝硬化给出了如上的定义。从中不难看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是肝硬化的根源所在。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对肝脏中损坏的肝细胞进行修复?能否通过治疗,让肝脏上重新长出鲜活的肝细胞?据成都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曾维政介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干细胞研究认识的深入,针对肝细胞损伤的治疗已经有了突破传统方式的新方案。

困惑传统治疗方法受限于疗效及费用

据曾维政介绍,肝细胞损伤是各型肝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治疗与纠正肝细胞损伤是各型肝病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一直以来,针对肝细胞损伤的解决方案主要有药物治疗和肝移植。其中,对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主要包括细胞因子、自由基清除剂和一些内、外源性保护因子及具有膜稳定作用的药物,但类似的药物治疗治标难治本。做肝脏移植手术虽然是最理想的途径,但因费用极其昂贵(费用高达几十万,术后需终身维护,每月费用1万元以上),并存在肝源缺乏等障碍,普通患者只能望而却步。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干细胞研究认识的深入,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据悉,被称之为“种肝术”的干细胞移植治疗与肝移植有异曲同工之妙,费用却不及肝移植的五六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视患者情况有差异),这使得肝硬化治疗的终极手段不再是富人阶层的专利,应用前景更加广阔,所以干细胞移植治疗被喻为“平民化的肝移植”。

突破肝脏上种植细胞使病肝重获生机

据介绍,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方法是对抽取出的少量骨髓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分离,提取骨髓干细胞,经培养,当干细胞数量达到一定量后,在介入条件下将分离出来的干细胞经肝动脉注入肝脏,至此手术完成。其基础原理是基于干细胞有着很强的“因地分化”特性,即分离的干细胞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引导下,可分化不同的细胞,当干细胞输入到患者的肝脏组织后,就像植下的种子,在一定微环境调控下“入乡随俗”地成长发育为干细胞,然后增殖长出新的肝细胞,承担起病肝不能胜任的工作,促使病肝重获生机。

据介绍,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过程并不复杂,骨髓穿刺、分离干细胞、干细胞介入,三个步骤总共需要4—5个小时,而关键环节干细胞介入只需半小时就能完成。因采用的是介入微创手段,且移植对象来自患者本人,所以不会产生排异反应。手术完成后患者卧床24小时后便可下地活动。

趋势干细胞移植被誉为肝硬化治疗的“第二条终极途径”

成都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两年以来,已有近百例患者接受此项治疗。经跟踪随访,发现治疗有效率可达到80%以上,部分患者术后重返工作岗位。据曾维政介绍,从目前各国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来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是最值得期待的新技术之一,近两年国内外关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报道和临床报告较多,均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大多数的临床应用效果评定,一般是按照移植1、2、4、8、12周后,几项重要生化检查指标的改善情况。平均来说,有80%—90%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出现大幅度降低,白蛋白、凝血酶原治动度、胆碱脂酶活力、胆固醇显著升高,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如腹水减轻、食欲改善、乏力好转等,并且腹胀减轻。

另据资料显示:就世界范围内来说,目前已有数千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成功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基于其在疗效和安全上的优异表现,干细胞移植治疗已被公认为是除肝移植之外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重症肝炎、肝硬化疾病的“第二条终极途径”,用这种方法治疗各型肝病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责任编辑: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