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
抽动症又称习惯性痉挛。发病年龄5~12岁,男孩多见。主要表现颜面小肌群不随意的抽搐或跳动,并常有快速、突然、频繁、无目的抽动。常发于脸、颈、肩部。多为眨眼、皱眉、皱额、点头、摇头、努嘴、伸脖、耸肩、吞咽等单调、重复、不能控制的动作。紧张时抽动加剧,分散注意力时症状减轻。患者也可表现为躯干、四肢肌肉的抽动,出现扭腰、转体、投手掷足等动作。运动的特点为不自主、反复出现。抽动的部位及强度、频度均可发生变化。
许多研究者认为本症的发生是由于脑器质性的原因,也有人认为是一种心身疾病,与多种精神刺激因素有关。但一般不会有严重的智力或其他精神行为问题。随着年龄增长,症状若持续不愈,会给个人生活、社交活动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可能出现一些继发性的心理问题如退缩、抑郁等。
抽动症多采用药物治疗及行为治疗的综合矫治方法,同时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并合理安排其生活和有规律的文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