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留下吧健康网> 皮肤科 > 干细胞移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干细胞移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时间:2022-06-11 22:19:06 皮肤科 我要投稿

干细胞移植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糖皮质激素

1.1强的松为治疗ITP最常用而有效的药物,强的松1~1 5 mg/(kg·d),有效率为70%~80%,不少患者在减量或停药时复发,因此,在强的松减量至10~15 mg/d时,减药要特别慢,最后以5~10 mg维持治疗3~6个月,甚至更长。成人能较好耐受低的血小板水平,如经系统治疗后无出血症状,血小板在30×109/L以上可不必处理,密切观察经过。

1.2大剂量强的松龙对RITP可采用大剂量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常用剂量为1 g/d,连用3~5 d,再根据血小板恢复情况逐渐减量。

1.3大剂量皮质激素对常规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者可用地塞米松冲击疗法,40 mg/d静脉滴注,连用4 d,每4周为一疗程,可用4~6疗程,多数患者均有效。

2、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

用于需紧急治疗的ITP或RITP,此法能迅速安全提高血小板数和改善出血症状。常用剂量为0 4 g/(kg·d),连用5 d静脉滴注,冲击1次有效时间较短,可2周后再冲击1次。对常规剂量IVIG无效者,可用更大剂量800~1?000 g/(kg·d),连用1~2 d,必要时再冲击1次,因价格昂贵限制了其的临床应用。IVIG于治疗后第5~14天,血小板达高峰值,总有效率为60%~80%。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科用IVIG治疗ITP 18例,有效率达88 9%[1]。汪福康等[2]用较小剂量静注丙球治疗ITP 9例,按400 mg/(kg·d)以50 ml注射用水稀释后静脉滴注,连用2 d,IVIG前用地塞米松10 mg/d静脉滴注,2 d后改用强的松0 5~1 mg/(kg·d)口服,总有效率为55 6%,其中2例急性ITP经IVIG后获治愈。此法止血效果明显且迅速,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抗Rh(D)免疫球蛋白

对Rh(D)阳性患者的完全反应率可达56%,但对RITP疗效较差。一般用法为50~75 μg/(kg·d),可只用1 d或连用数天,血小板<30×109/L时可重复使用。Cooper等[3]对28例Rh(+)非切脾成人ITP按上述方法治疗,每当血小板<30×109/L即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93%有反应,68%患者反复应用均有效。目前已有12例(43%)已停止治疗6个月以上。对Rh阴性者无效。IVIG和抗Rh(D)免疫球蛋白均可致FCR阻滞,这是血小板急性增加的机制,严重时二者可合用。本方法偶尔可引起严重血管内溶血 (<1%),当第1次注射有反应时,则下次用药前先给予扑热息痛或苯海拉明预防。

4、免疫抑制剂

一般不作为ITP首选治疗,如对皮质激素、IVIG、抗Rh(D)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者可考虑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4.1环磷酰胺(CTX)一般用法为1~2 mg/(kg·d)口服1~6个月,20%~40%的患者有效,或CTX 1 g/m2静脉滴注,每4周1次,可连用1~4次,65%的患者可获CR。但CTX的副作用较大,如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胎儿畸形等,只适用于切脾无效或不适合切脾的重症顽固病例。

4.2硫唑嘌呤(AZT)为巯基嘌呤类抗代谢药物,50~100 mg/d口服,至少要用6~9个月,有效率20%~50%,副作用为白细胞减少,起效后可调至最低剂量以维持血小板达正常水平,多数患者与皮质激素合用。

4.3环孢菌素A(CYA)近年来多使用此药作免疫抑制治疗,用法为5~6 mg/(kg·d),一般与皮质激素合用,如用上述剂量2周后无效可增加剂量至10 mg/(kg·d),用此剂量4周仍无效则停药。如治疗有效时CYA也应逐渐减量,全疗程要3~6个月。CYA的副作用有高血压、肝肾功能损害、牙龈增生、头痛和肌肉痛等。

4.4长春生物碱约70%患者可获短暂疗效。①长春新碱(VCR):2 mg+0 9%生理盐水 500 ml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3~6次,每次静脉滴注维持6~8 h。②长春花碱(VLB):10 mg+0 9%生理盐水 500 ml静脉注射,每周1次,连用3次,每次维持6~8 h。

4.5骁悉(MMF)能高效、选择性、非竞争性、可逆性地抑制次黄嘌呤核苷酸的经典合成途径,从而抑制T和B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抗体的形成,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近来有人将此药用于糖皮质激素、达那唑、IVIG治疗无效的ITP患者的治疗,口服1 5~2 g/d,至少连续口服12周,有效率达60%左右,有效者继续服用,无效者12周后停服。Fibich等在1998年用骁悉治疗14例慢性RITP,其中有9例为对脾切除无效者,以500 mg/d,分2次口服开始,第2,4,6周后分别增量至1,2,3 g/d,直至血小板出现反应,并以反应时的剂量维持3~6个月,结果2例血小板达正常水平,7例血小板>50×109/L。Fibich同时用骁悉治疗8例经大剂量皮质激素及多种二线药物治疗无效的Evan's syndrome 8例显示有良好疗效,5例达完全反应;部分反应、轻微反应及无反应各1例。

5、联合化疗

COP方案:CTX 0 8~1 g/m2静脉滴注,第1天,VCR 2 mg静脉注射,第1天,甲基泼尼松龙 1?000 mg静脉滴注,1次/d,连用1~3 d。必要时隔3~4周可重复应用1次,有报道COP治疗RITP 10例,6例CR,2例PR,2例NR。

Williams用VCR 2 mg静脉注射,每周1次,甲基泼尼松龙 1?000 g/m2静脉注射,每周1次,CYA 5 mg/(kg·d),分2次口服;Williams用上述3药联合治疗10例RITP,VCR和甲基泼尼松用至血小板>50×109/L,CYA用至血小板正常后3个月,结果7例CR(Plt>50×109/L),2例PR[Plt达(20~50)×109/L],总有效率为90%。

6、抗雌激素

雌激素可抑制血小板的生成,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破坏能力,拮抗雌激素治疗对部分RITP有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