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招养胃招数“降服”胃痛
胃痛是常见的毛病,几乎人人都试过这种“挠心”的滋味,但是我们常常忽视,认为忍忍就过去了,或者随便到药店买点药吃就打发过去了。其实,胃痛是胃向我们传达的一种“不爽”的情绪,说明我们在让它不舒适了。那么,当胃痛频繁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安抚”它?
8招养胃招数“降服”胃痛
李达仁指出,对于胃痛的调养需要从情绪、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着手”。
养胃第1招:调养情志,保持心情开朗舒畅
临床中有相当部分胃痛都是“心病”,一旦情绪出现剧烈波动就立马“紧张到胃痛”、“气到胃都痛了”。那么第一良方无疑就是让心情放放假,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做做运动,外出游玩,舒展一下,自然“药到病除”了。
养胃第2招:坚持合理、规律的饮食方式
不规律的进食,过饥过饱的进食,过寒过热的进食,过于偏嗜的饮食,过快的进食都是造成胃痛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食,坚持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习惯。拒绝暴饮食,尽量进食温热的饮食,少吃过冷、过热的食物和饮料。食物搭配坚持荤素同吃,不要过于偏食某一种或一类食物,保持营养均衡。另外进食的时候还要注意细嚼慢咽,减少胃的消化负担。
养胃第3招:谢绝烟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成分会导致胃粘膜下血管收缩和痉挛,引起胆汁反流入胃,同时促进胃酸分泌,使胃粘膜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引起各种胃病导致胃痛。另外酒精对胃的损害自然不言而喻了。因此要想保护胃,就注意远离烟酒的诱惑。
养胃第4招:注意保暖,免受外邪侵袭
外邪引发的胃痛多为寒性,睡眠之时露出肚子“着凉”,饮冷吃冰,或食用生冷蔬果都可能引发胃痛,所以应注意着衣盖被,多饮温开水,少吃生冷。
养胃第5招:适当运动
运动是一种促进胃肠运动最好的良性刺激,有助于胃排空,同时协调全身各个机能,增强抵抗力。但要注意的是,饭后1小时不宜运动,否则反而会影响胃的消化。
养胃第6招:进行中医保健按摩
适当的自我按摩功能有助于胃肠功能的调节。例如:双手搓热后交叠放于上腹部,按顺逆时针分别按摩50~100次,每日一到两次,有助于提高胃动力,治疗胃下垂、胃胀等。经常抓脚趾,或者用脚趾抓地,也可以刺激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达到健胃的目的。
养胃第7招:切忌乱服药物
如果出现胃痛的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医,明确病因再进行治疗调养。现在市面上不少的止痛药都是非甾体类药物,对胃刺激很大,即使是胃药,也大多是制酸剂和抑制剂,乱吃一气只会进一步影响胃本身的消化功能。明确诊断是治疗胃痛对症下药的前提条件。
养胃第8招:常食养胃之品
汉代张仲景就有“啜热稀粥以养胃气”之法。粥稀软温热,容易消化,实为养胃佳品。但无论是养胃和脾的荞麦粥,养胃安神的小米粥,清利胃肠的南瓜粥,还是各种豆粥药粥,都不可盲目多吃。除了粥,猴头菇也是养胃的一种好食材,其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具有健胃、补虚、抗癌、益肾精之功效,尤其适宜胃病养服之用。
茶对于帮助胃消化,去油腻也有相当不错的功效,但并不是哪种茶都适合饮用。对于消滞,首推普洱。普洱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但生普洱茶性寒,不宜胃痛的患者饮用,只有熟普洱茶才有甘温的药用价值。另外茶疗虽好,但过浓的茶和酒后饮茶解酒同样是伤胃之举,尤需注意。
在饮茶的时机方面:忌空腹饮茶,因为茶入肺腑会冷脾胃;忌饮冷茶,因为冷茶寒滞、聚痰;忌饭前饮,因为茶水会冲淡胃酸;忌饭后马上饮茶,因为茶中的鞣酸会影响消化。
养胃靓汤推荐
1、佛手砂仁瘦肉汤
主治:肝气犯胃型胃痛。
用料:佛手片15g(鲜品可用30g)、砂仁5g、新鲜猪瘦肉250g。
做法:先将佛手片与猪瘦肉洗净,同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汤,1小时后,放进砂仁,再煲5分钟,停火待温,调味,饮汤食猪瘦肉。
功效:佛手理气化痰,止咳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砂仁化湿开胃,温脾理气,两药合用,共奏理气疏肝,健胃止痛之功效。
2、春砂胡椒猪肚汤。
主治:寒邪客胃型胃痛。
用料:阳春砂仁15g捣碎,白胡椒15g拍碎,新鲜猪肚1个(亦可半个)洗净,生姜3片(洗净去皮)。
做法:将春砂仁、白胡椒、生姜一同放进猪肚内,并加进适量清水,将猪肚的上下口用线扎紧,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汤。煲1.5小时,然后调味,饮汤食猪肚。
功效:此汤功专暖胃行气,温中散寒,而且味道鲜美,尤其适宜冷天食用。
3、猴头菇煲鸡
主治:脾胃虚寒型胃痛。
用料:干猴头菇30g(切开浸泡),黄芪15g,党参15g,淮山20g,枸杞子10g,茯苓20g,老母鸡一只剖开洗净。
做法:将各种药材干净,将老母鸡切块,共同放入汤煲内,再加进适量清水,中火煲汤约1小时,然后调味,饮汤吃鸡。
功效:此汤能补气健脾养胃,适宜胃虚需要调理及脾胃虚弱的患者。
4、沙参玉竹煲瘦肉
主治:胃阴不足型胃痛。
用料:沙参20g、玉竹20g、麦冬15g、生地15g、新鲜猪瘦肉200g。
做法:将各种药材干净,与瘦肉共同放入汤煲内,再加进适量清水,中火煲汤约1小时,然后调味,饮汤吃肉。
功效:此汤能滋阴养胃,温和润燥,一年四季均适宜饮用。
(责任编辑: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