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不是“第二骨癌”
因股骨头坏死治疗难度大,有许多医生和患者把它称为“第二骨癌”,使很多患者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导致治疗难度增大,从而失去生活信心而发生精神失常,甚至导致悲剧发生。石家庄国康骨病医院坚决反对这种消极的称谓,这种观点是对股骨头坏死疾病本质的曲解。因为一些股骨头坏死治疗中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才导致股骨头坏死较难治愈。而医学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不断突破,使股骨头坏死不再那么可怕。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坏死的一种。骨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滋养血管受损,进一步导致骨质的缺血、变性、坏死。股骨头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从而进一步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
股骨头坏死常发病于中、青年人,大多一开始髋关节疼痛,随着病变的发展,股骨头出现塌陷、变形,关节磨损加重,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患肢短缩。一旦股骨头塌陷严重,最终需要行人工关节置换来解决临床症状。但是由于病人年龄、经济条件和意识观念的限制,人工关节置换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因此,对于股骨头坏死的保头治疗,未出现塌陷或者塌陷刚刚发生时期是治疗的“黄金时期”。但是,因为患者缺乏对股骨头坏死的正确认识等原因,导致股骨头坏死经常被误诊误治,错进最佳治疗时机,很让人痛心。
骨癌是指发生在骨骼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骨巨细胞瘤、骨肉瘤、软骨肉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等。临床上,骨的原发性恶性肿瘤非常少见,多数骨癌是从其他部位或组织转移而来的(如乳腺、甲状腺和前列腺癌等)又称之为骨转移癌。恶性骨肿瘤约占恶性肿瘤总数的1.5%,其中,骨肉瘤最常见,约占30%左右。它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恶性肿瘤,起于原始分化不良的细胞,即原始间充质细胞的成骨细胞类,故又称为成骨肉瘤。本病多发于青少年,大多数在10—20岁之间,男女之比为2:1。其好发部位在长管状骨,如胫骨、股骨、肱骨等,但股易下端和胫骨上端可占80%以上。
对于骨癌的病因,目前有许多说法,如感染、遗传、外伤、放射、内分泌紊乱或维生素缺乏等均可引起骨肿瘤。但据临床回顾性统计,大约有30%的骨肉瘤病人有外伤史,且多在伤后3—5年内发病。
可以肯定地说,股骨头坏死是良性骨病,最严重后果无非是塌陷坏死、骨关节病或半脱位,部分丧失髋功能,但不会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而骨癌则是恶性骨瘤,很可能会发生恶质化或转移,最终导致患者丧生。因此,“股骨头坏死是骨癌”这种观点是消极的、错误的,股骨头坏死和骨癌二者存在本质的不同,把股骨头坏死称为“第二骨癌”不科学的认识。石家庄国康骨病医院告诉大家,股骨头坏死如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完全可以达到治愈,晚期股骨头坏死通过正确治疗,亦可达到临床治愈,即症状控制、功能改善、坏死骨一定程度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