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综合疗法
颈椎病的综合疗法
【处方组成】当归、川芎、、羌活、乳香、没药、葛根、红花、白芷伸筋草、大腹皮、泽泻、丹参、透骨草、威灵仙、熟地各100 g,麻黄、白芍、川乌、桂枝、马钱子各90 g,细辛50 g,全蝎20 g。
【治疗方法】 以上方药共为细末混匀。每次取50~100 g,陈醋调匀放置20—30分钟后外敷于颈后部,敷药后用神灯照射30—4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7—12天。同时配合以下治疗:①枕领带牵引 依据患者病情采用坐椅牵引或床头牵引,牵引重量.般为5~15 kg,以患者自感舒适而无异常反应为宜,牵引维持15—20分钟,每日1次。②旋转复位手法牵引3~5天后运用。一是定点旋转复位手法(适用于有棘突偏歪的患者):患者端坐,自然放松,术者摸清偏歪的棘突,一手拇指顶推偏歪的棘突,其余四指扶持颈后部,另一手前臂托住下颌,手掌心抱住枕后部,将抱头的手向上牵拉并向棘突偏歪侧慢慢旋转至颈部有固定感时,在顶椎偏歪棘突的拇指向前及偏歪反方向用力的同时,再轻旋转刿颈部,可听到“咯吱”弹响声,结束手法;二是端提旋转复位法(适用于无棘突偏歪的患者):患者端坐,术者立于患者背侧,以右旋为例,右手前臂托住患者T颌,左手攀托住枕后部,先行轻提旋转数次,然后上提牵引,并使颈后伸,向上牵引同时右臂用力右旋头颈部至有固定感,右臂再稍用力右旋头颈部,可听到“咯吱”弹响声,然后以同样手法向左侧旋转1次。较重的脊髓型颈椎病应慎用上述手法。
【功效主治】活血温经,祛风通络,舒筋理筋。
【临床疗效】本组63例,年龄23~68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13年。其中颈部疼痛不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1例,肩背疼痛不适神经根型颈椎病23例,头痛不适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27例,上肢放射性麻木神经根的颈椎病疼痛36例,眩晕16例,汗出、心慌、心律不齐2例,走路有踩棉花感1例;椎旁压痛43例,椎间孑L挤压试验阳性30例,棘突偏歪11例,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29例,压顶试验阳性21例,伸颈试验阳性12例,霍夫曼征阳性9例;检查示生理曲度改变47例,颈椎排列紊乱、椎间关节左右不对称18例,椎间孔变小或左右不对称21例,椎间隙变窄13例,骨关节不同程度退变、增生38例,椎间旋转不正5例。结果:疗效达优者32例,良者26例,可者3例,差者2例,优良率为92.2%。.
【经验体会】本方中丹参、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药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血液的浓、黏、凝、聚状态,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并且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微血管周围渗血减少或消失;葛根、桂枝、麻黄等祛风散寒解表药能促进皮肤表面血液循环,并有抗炎、抗过敏及镇痛作用;羌活、威灵仙、川乌、伸筋草、透骨草等祛风湿箭筋通络药具有抗炎与镇痛作用;大腹皮、泽泻等利水渗湿药配合活血化瘀药能减轻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炎性水肿,促进神经根纤维恢复。诸药外敷能使药物中有效成分通过皮肤渗透作用直达病变深部组织,能促进组织血液循环,解除肌肉~和血管痉挛,减轻或消除局部组织及神经根充血、水肿、渗出等炎性变和致痛致炎等代谢产物积聚,并可促进周围软组织的修复。神灯照射具有温热和穿透组织能力,.能加速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渗透,增强以上药物效用。牵引能解除肌肉痉挛,松解关节囊与周围组织粘连,有利于松解神经根粘连,有利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纳,可纠正颈椎生理曲度,能使扭曲于横突间孔中的椎动脉得以伸张;旋转复位手法能使椎体发生一定程度的旋转,定点旋转复位手法主要作用于下颈段,并有利于纠正棘突偏歪,而端提旋转复位手法则作用于多个椎体,特别是上颈段。
【方法来源】 田三强,自制消痛散外敷为主综合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中医正骨,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