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自我治疗颈椎病药膳颈椎病口干症方
颈椎病的自我治疗颈椎病药膳颈椎病口干症方
颈椎病的症状之多,及其症状的繁杂,让我在做颈椎病的自我治疗的同时。需要的是有的放矢,下面的处方对颈椎病的口干症具有很好的自我治疗的作用!
【处方组成】葛根30 g,桑枝、太子参各15 g,路路通、威灵仙、炮山甲各10 g,木瓜、赤芍、全当归、麦冬、石斛、天花粉各12 g,川芎6g,生甘草8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7天为1疗程。同时配合以下治疗:①针刺疗法:主穴取人迎,患者暴露颈前皮肤,与喉结相平,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距喉结1.5寸取穴,避开动脉,银针直刺0.2—0.4寸,使颈部产生麻胀感;另选刺下关、头维、气舍、完骨、阳辅、丘墟、翳风、气海和廉泉等穴,尽量使患者出现面部发热、皮肤温度升高、出汗、脉搏加快等反应,每次针刺2~5穴,7次为1疗程。②药液水针:帝用药物为当归、丹参注射液及维生素B12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每次取两种药液配合注射于上述穴位中,每次2穴,7次为1疗程。③颈托或牵引:均按骨外科常规方式进行治疗。④推拿
按摩:手法松弛颈项背部的项韧带、斜方肌、胸锁乳突肌,用旋转复位法及端拿手法调正颈椎棘突,纠正椎小关节功能紊乱,恢复颈椎力学平衡,解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与压迫,每日按摩1次,7次为1疗程。以上方法综合治疗,每1疗程后视反应休整数天,一般持续2~4个疗程。
【功效主治】活血通脉,舒筋祛风,益气生津,养血润燥。口干症。
【临床疗效】本组53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5岁;病史最长23年,最短8个月。结果:临床治愈(口干消失,正常进餐干性食物,舌背干裂消失,头痛、项强、肢麻、多汗等症消退)11例;显效(未诉口干,一般能进餐干食,头痛、项强、肢麻、多汗等症较前减缓)28例;有效(口干程度减轻,伴见余症均有改善)13例;无效1例。
【经验体会】 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变性或突出、椎间隙变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及韧带松弛等,复因受凉、外伤、落枕因素影响而发颈椎病。其椎骨失稳和骨质增生可能使颈段硬膜、后纵韧带、小关节、颈神经根、椎动脉等组织受压迫或致创伤性炎症,以致刺激交感神经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唾液减少、口舌干燥,伴见心跳加快或流泪、指端发凉或发红、肢麻、出汗等。萁基本病机系经脉不通、筋络痹阻所致,故活血通络、舒筋祛风之药当为必选,而其标为津枯内燥、阴血不足,则宜酌伍养血润燥、益气生津之品。临证除主方外,应随症化裁:口干甚加沙参、芦根;舌裂加生地、玄参;头痛加钩藤、蔓荆子;颈项不适葛根加量;肢麻加鸡血藤;多汗加五味子;流泪加草决明。针刺和水针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功用。水针所用中药可行气活血、通窍开窍,维生素B12有维护神经之效。针刺补泻手法后留针时间的长与短直接与疗效相关联。针刺相应穴位刺激交感神经对机体起双向调节效应,通过血管神经的反射作用激活被抑制的神经细胞,并促进未被破坏的神经细胞发挥代偿作用,改善支配涎腺分泌的神经功能,有利缓减口干症。手法推拿由表及里直达病所,有舒筋、活血、通络的功用,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或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方法来源】彭汉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口干症53例报告.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8;